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郝安专栏|处暑赏读: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作者:郝安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8-23 00:00:00

  

处暑,正经八百隶属秋天的节气,却携带一个夏天专属的词,在太阳黄经达150度,热乎乎、兴冲冲来到。

暑,热也;处,止也,去也,出也,有躲藏、终止的意思。孟秋里的一个暑,暑字前头加个处,连缀成句,合起来就是暑气至此而止矣。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不同凡响的处暑,给炎蒸划上休止符,生生将高温停在了这里,是名副其实的暑热终结者。

虽然迟缓,但处暑一到,夏暑消褪,秋色渐浓;万物始萧,恭敬为肃。每一个物候,都流淌着或深沉或明快的音符。

一候鹰乃祭鸟。感知秋之萧瑟,眼光犀利的老鹰忽而从高天俯冲,开始冷酷地捕获鸟类,并像雨水节令的獭祭鱼一般,把猎物码放,于是又有了一场恭敬天地、欲食必先祭之的祀奉典仪。

二候天地始肃。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此时风飘飘兮雨飒飒,大漠朔风,沙场夕阳;赏以春夏,刑以秋冬。阴气开始弥漫,草木肃杀,万物开始凋零。

三候禾乃登。禾者,谷物之总称也;登者,成熟也。昼夜温差,负阴抱阳,暑将伏而潜处也。而肃杀萧瑟的背后,也成就了花的芬芳、果的橙黄。这时瓜熟蒂落,五谷丰登,稼穑繁忙。

方其时,三伏挥别,长夏离去。满山漫坡的野草闲花,均显疲态;唯有那怒放丛桂、扑鼻陈香在悄悄提醒,从此将进入真正气象意义的秋天。

undefined

1200多年前,或许也是叶落知秋时,一个十七八岁的书生,踽踽独行,来到长安城参加科举。人生地不熟的他,带着诗稿先去拜谒了当着著作佐郎这半大不小的官,一个叫作顾况的大诗人。

况睹姓名,又注目端详了小生半天,才笑着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意思是长安米贵,吃饭都成问题,住在这里可不容易啊。

这个后生姓白名居易,字乐天。字取《易经》知命故不忧之意;名是从儒家经典《礼记·中庸》来的,并没有居住容易的含义。好在白乐天也不对先生打趣自己的名字在意,只管把诗作呈递上去。

顾乃披卷,看完首篇,眼前一亮,不由抚掌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意思是你竟然能写出这么一句诗来,文采如此,住下来又有什么难呢。

这首让顾大人赞叹不已的诗,就是现在上了小学语文课本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里面有人人都会背诵,已成了家喻户晓绝妙成语的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凭着这首五言律诗,白居易得以在都城立足;更凭着两首绘声绘色、传奇传神的《长恨歌》《琵琶行》,让白乐天足以不朽。此后,一生长短三千首的诗魔诗王,名满京城、风行天下,地位稳居仅次于李杜的大唐王朝第三。

既通向远古,又连接当下,中国人的一切经历经验、境遇境况和风土风貌,都藏在一首首或长或短的诗词里。在这个意义上说,唐诗囊括了整个时代的全部情感,包含了整个时代的丰富内容。

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这是鲁迅的话。比如眼下,处暑节气到了,你白天感觉仍然很闷很热,夜晚却一下子凉下来了,但就是苦于形容不出来,更不要说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了。不妨还是让先是香山居士,后又成为醉吟先生的白公替你来说吧——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头两句的一散一起,直接引出秋又来这一丝丝淡愁。岁岁暑云,轻轻离散;凉风袅袅,寒意阵阵。秋水潋滟,如水墨画般在广袤大地铺陈开来。凉风有信,秋月无边,悄然而至的处暑,最易唤起时光消逝、年华迟暮的悲愁。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紧承上句,看似实景,其实虚实相间,景外有景,情外有情。节令又到处暑,万物披上了一层秋霜。秋意渐浓的池塘,只留得凋零大半的枯荷,开始结成莲蓬,呈现吹皱一池秋水的残意衰景。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急转直下,到这里直接由感秋变成了伤秋。无奈容颜容易老去,那日子却是没有尽头。这正应了那句“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又怎能不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上下两两四句回环往复,徒生岁月流逝的感慨。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人寿承朱颜之暂,不如高山;年光承白日之急,如水东流。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时光易逝,唯有一年一度,秋来秋去秋风劲。处暑到,暑气止,秋意临。镜头忽而转回眼前,丛生的草地生长着红蓼。青芜与红蓼,年年岁岁一般秋,只叹岁岁年年人不同。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感喟悲秋,去年这个时候来过,今秋又来了,明年亦如是。春夏是万物滋育生长的季节,秋冬是肃杀蛰藏的季节。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只等丰盈;失却的失却、落空的落空,且待来年。这是自然的秩序和法则。

这首《早秋曲江感怀》,是隔年白居易处暑之日再游曲江再次赋诗。头一年,诗人就来过这里,做了一首《曲江早秋》,那时尚能自我宽解“且当对酒笑,勿起临风叹”;一年后故地重游,诗题把时序地点换了一下位置的感怀,从开头到结尾,都在喟叹跳丸日月、稍纵即逝,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情感成分愈加强烈,简直无以复加了。

为什么老白老喜欢在曲江边转悠呢?原来,曲江是盛唐风雅之地,是诗人们念念不忘的地方。一座曲江池,半部全唐诗。他们常常相约在这里临风酌酒,谈笑论诗;驻足低吟,流连忘返,将诗歌的灵魂淌过曲江的每一个转角,流入曲江的每一滴水里。

诗到香山老,方无斧凿痕。白公的诗只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所占歌咏佳句,果然老妪能解。

一带江山如画,万物向秋潇洒。处暑的表情当然不都是肃杀的。风起、雨过、虫鸣;秋清浅、叶蹁跹、稻麦黄;纤云弄巧,金风玉露,静美清秋。稻花香里说丰年,一时醉了人间七月天。

天地转,光阴迫;人长久,岁月稠。几番风雨,几度炎凉。我自从容云水,无负时光。

编辑:李序 全丽 熊冬梅 熊燕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