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津:“议事会”赋能“微自治” 书写新时代基层治理“一体两面”新篇章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8-23 09:25:47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推进社会基层治理,关键在党,重心在基层。重庆市江津区几江街道聚焦城市基层党建和城市基层治理互促共融、迭代升级,探索出了“党建统领+自治议事会”的基层小区治理实践新路径。以“议事会”赋能“微自治”,有机融合了新时代党建统领基层“参与式治理”与“反应式管理”,实现了“一体两面”的同频共振,彻底激发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张力,提升了党群向心融合的凝聚力,全力保障实现服务辖区群众“零距离”“零盲区”目标。
坚持党建统领,搭建“六有”平台,聚力赋能解难题
几江街道积极探索辖区小区自治管理长效模式,采用“社区党委引领+党员先锋带头+居民群众参与”的模式,现全街已成立“金点子议事厅”“通泰工作室”“2121服务为你”等13个自管议事会总平台,坚持成熟一批、命名一批、推广一批,进一步推进自管议事会的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提升议事会议事、解决事的质效和活力。
议事会成员由社区两委干部、专职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居民代表、楼栋长等群体组成,推动辖区有条件的小区自治建成“有组织、有架构、有载体、有机制、有队伍、有方法”的“六有”自管议事平台。动态管理议事范围,严格执行议事监督,精准完成议事执行。聚焦小区居民群众关注的环境脏乱、停车不规范、管网堵塞、安全隐患等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打造党群互融共建,营造辖区家庭和、邻里和、党群和的良好氛围。
力促群众自管,做实“双链”融合,培优力量聚民心
几江街道充分依托区域资源和文化底蕴,结合辖区发展需要、党员群众多方需求,把党建资源转化为治理资源,推动点单式“管理链”和主动式“参与链”深度融合。
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引领作用,党员代表先锋模范作用以及居民群众自治主体作用。由社区党组织把握议事协调方向,统筹各方资源,推动自管议事会稳定高效运行。整合驻社区干部、双报到党员等红色先锋力量,深入群众开展意见收集、矛盾调解等工作,在议事的过程中紧密联系团结群众,搭建起党群连心桥。鼓励具备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的居民代表担任“楼栋管家”,壮大“协商议事”力量,推动制度落地落细。
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积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推选热心公益事业、群众认可度高、议事能力强的群众代表作为议事会的成员。通过议事会的顺畅运行,充分激发了小区居民群众自治的主观能动性,激活了社区的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实现了拧成一股绳,区域共治一盘棋。
典型引领示范,强化“三项”机制,提升质效葆活力
几江街道坚持以“大党建”赋能“微治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有效实现源头治理、标本兼治。依托自管议事会成员、辖区专职网格员以及楼栋管家三级架构组成人员,通过“到、访、帮、扶”四字工作法入户走访、收集意见、列出清单、梳理议题、协商对策,以健全信息收集机制。针对收集到的不同问题及情况,分级分类解决,小范围的问题微网格解决,小范围解决不了的问题,由自管议事会、社区党委逐级分析研判,统筹多方资源协调解决,同时,议事结果以图示化公示,让辖区群众清楚明了事情赞成反对中立的比例。
让基层小事小情在沟通联动中化解,做实小事不出微网格,要事不出自管会,难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以健全问题分级解决机制,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贡献几江力量。议事会建立任务分解台账,明确落实要求与完成时限,细化责任到人,做好跟踪问效,防止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保障协商成果有效落实。同时,充分调动辖区“红色星光”“银色年华”等重点群体发挥典型引领作用 ,聚焦“小切口”,汇聚多元力量抓源头,以健全事件办理全流程全周期闭环处理机制。
截至目前,几江街道已有53个小区(楼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居民需求成立了居民群众自管议事会,100余个小区(楼院)尝试迈出居民群众自治管理的新路子。随着居民群众自治水平不断提高,自治架构不断完善,街道、社区基层党组织也逐渐完成从原来的领导者、组织者逐步转变为推动者、宣传者的角色迭代升级,从“群众点单我办理”到“群众点单齐发力”的有效转变,居民群众也实现了“要我参与”变为“我要参与”的身份蝶变。以“小”社区如何最“大”限度凝聚各方共识,整合调动多元力量,有机实现新时代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的“参与式治理”与“反应式管理”互融联动,朝着构建“议”出新高度、“治”出幸福感的基层共治共建共享新格局不断迈进。
编辑:周小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