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张刚专栏|且衣万物以绚丽霓裳

作者:张刚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8-25 11:21:06

作者简介:张刚,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活动重庆彩车创意文字设计作者之一,部分作品入选大专院校和中学教材,《时光边缘》《灵魂之趣》《黄葛树下》《若有所思话德国》等专著先后被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重庆市档案馆等机构和单位收藏。


有人说过,思念别人是一种温馨,被别人思念是一种幸福。

那么,人和物该是怎样的关系呢?想着川河盖是我的温馨,川河盖有被我想着的感觉吗?它也会想着我吗?

著名诗人傅天琳大姐生前对我说过:“神一样的川河盖是你永远的乡愁。”她的这句话,我完全认同。

真爱无私,附加了条件,爱在纯度上就打了折扣。作为被一些朋友称之为重庆川河盖“盖痴”的我,对川河盖的爱是不讲条件不求回报的,说得形而上一点,那属于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

当然,也有好友提醒我,热爱和歌颂也要理性客观。我很敬重的老军人乡友T先生就半开着玩笑说过:在你的眼里,家乡万物皆是诗,在你的笔下,稀松风景好像也美不胜收,山顶上的半亩池塘和一块草坪,你也在想方设法让人们排着队去寻觅谁都没见过的仙人花!

我哈哈大笑,对他说,请放心,走过一些地方才晓得家乡之美惊心动魄,过去之所以浑然不觉,真的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我这个周末还要去呢,到时候一定发照片共享。老大哥很高兴,说“但愿家乡更美好!”

我真的是又一次动身了。2021年7月的一个周末,与渝中半岛共事过的几位好友同上川河盖。一天一夜间,我们一起看山看水,数云朵和星星,喝酒读诗唱歌跳花灯,高兴得如同小孩儿般手舞足蹈不亦乐乎。

离开酒店的时候,第一次“上盖”的Y女士给我发了一则微信:见到了川河盖的美景,见到了大自然慷慨给予却因日常琐碎被我们淡忘或离我们远去的一些不可想象的美好;有些东西仍在学习和揣摩中,那些发乎大自然、发乎人内心的美好极其珍贵和崇高;我开始认识和理解川河盖了,如果可能,下次还来,冬天一起上川河盖赏雪如何?

哈哈,还要来,而且已经谋划下一次啦,我们这不是还没下山吗?

想了想,我回:要得,冬季我们不去台北看雨,我们去川河盖看雪!

这时,古琴演奏师X女士发来微信说:有位名人说过,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

然后,她说:“每周读你的诗文也有同感,你是用生活所感写诗作文,用写诗作文所得点亮生活。”

这姑娘说话很讲究呢。我认真领会其精神,大概讲的是两层意思,一是读书与生活的关系,要善于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两者互动共促,生命质量也许会螺旋式上升吧。这是对的,我完全赞成。二是她对我写诗作文的鼓励,其精神实质是在启发我:又到周末,你该写段文字发给朋友们共享啦。

此时,车行至川河盖著名的“45道拐”时,天空飘起了有些神奇梦幻的太阳雨。阳光依然强烈,风雨噼里啪啦地从我们眼前掠过,越过公路、草地、花园、山林和湖泊,一直铺向遥远的天际。一会儿,雨住风歇,天更蓝,云更白,树更绿,清新的山野洋溢出无限的生机活力。

“又出太阳又下雨,栽黄秧,吃白米”,“又出太阳又下雨,皇帝女儿嫁给你”。小时候耳熟能详的谚语,表达的是当地人祖祖辈辈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时代进步到今天,第一句话的目标随时随地可以实现,第二句则是几无可能的风趣和幽默。为着川河盖美好的憧憬,为着我们能再次相会于川河盖,为了我那些向往川河盖的好友早日如愿以偿,我摘下下完太阳雨后的川河盖的一片云霞,写下了如下文字:

世界已无限风光,却总还有风光无限的地方。闻所未闻,想曾未想,川河盖夏天的云霞竟美成这样,以至于诗人成了哑巴,画家成了色盲,歌唱家张大嘴无法合上,刹那间,上帝都失去了关于美的想象。而川河盖的霞光依然霞光万丈,且衣万物以绚丽的霓裳,明亮又芬芳。

编辑:周龙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