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范地空导弹营”第二十四任营长文晓亮:过去能打赢,如今一样行
文章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社发布时间:2023-08-25 14:18:48这几年,每当我看到摆放在办公桌上的两幅照片,再苦再累也会咬牙坚持。一幅照片记录了1964年毛泽东主席在人民大会堂接见“英雄营”首任营长岳振华和全营官兵;另一幅照片记录了2019年习近平主席在中国航空博物馆接见空军先进单位和英模代表,而我作为“英雄营”代表受到接见。
如今,又多了一幅重要的照片:2022年7月,中央军委授予我们营“模范地空导弹营”荣誉称号,习近平主席为我和教导员颁授奖旗,全体官兵与奖旗在营荣誉室前合影。几张照片跨越时代,承载着领袖关怀、定格了光荣时刻。
英雄战史催人奋进,创新超越使命在肩。每当走进荣誉室,官兵们都会被这段英雄战史所感染: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装备了美制高空高速侦察机的国民党空军频繁对大陆纵深地带进行侦察挑衅,极力获取我战略情报,我军地空导弹兵应运而生。在这场角逐超高空的战斗中,我们开创了世界防空史上用地空导弹击落敌机的先例,并取得了击落5架敌机的辉煌战绩。
作为“模范地空导弹营”第二十四任营长,我深知身上担子的分量。这些年来,我问自己最多的问题就是:当年老前辈依靠落后的装备为何能够战胜强大的敌人,如今我们是不是一样能够打赢?
时刻争分夺秒的状态和劲头,贯穿着我在“模范地空导弹营”奋斗的年华,也体现在全营每名官兵的实际行动中。在我的提议下,“革命加拼命”的口号标语被放置在官兵上下阵地必经的道路上。“革命加拼命”是地导部队优良传统之一,也是新时代官兵投身强军实践的生动写照。
这些年,全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了“军事干部讲战法打法,政治干部讲基因传承”“党委委员讲战例授课,宣讲骨干讲文物秘密,全体官兵讲红色故事,共同传承‘英雄营’精神”等活动,在学习战史的过程中,“故障不过夜”“先战备,后生活”“以阵地为家、以艰苦为荣”等优良传统、“敌变我变、先敌而变、多变应变、主动求变”的战术思想……一条条制胜密码被不断挖掘、反复提及。
今年,我作为人大代表参加全国两会。在我看来,人大代表这个身份,不仅仅代表个人,也代表着“模范地空导弹营”,更代表着人民空军。肩上的担子重了,要考虑的问题也不一样了。荣誉是一代代官兵奋斗得来的,越是荣誉厚重,越要奋勇向前。只有保持好奋斗的劲头,心系官兵关切,为提高部队战斗力建言献策,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代表,才能为自己的团队续写荣光。
当选代表以后,我结合部队实际,与机关沟通、向专家请教、进班排调研,围绕部队打赢能力建设、军事设施保护等提出相关建议。作为国防教育对外开放单位,我们经常迎接地方群众参观,我利用这些机会宣传普及国防教育知识,了解地方对国防教育的需求和对加强国防建设的意见建议。
参加全国两会无疑给我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充实自己的机会,我要以更高站位思考部队建设和战斗力提升的问题。出发前,我就把一份事先整理好的“问题清单”放进了包里,来到代表驻地后,抓紧利用一切时间与兄弟部队的代表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沟通交流,以便在会上提出更好的建议。
转眼授称已过去一年,踏上新征程,我们一定要把该执行的规划落地砸实,把该承担的任务高标准完成,在险难之中练就制胜本领,在实战实训中淬火成钢,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全部力量。
(作者系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空军“模范地空导弹营”中校营长)
编辑:胡晨愉 胡梦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