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霞专栏|人间“麻”味
作者:马海霞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8-27 23:41:06奶奶与花椒叶
我幼时住四合院时,爷爷在屋外种了半圈花椒树当院墙,短刺可防贼,花椒可食用,一举两得。
春天,花椒树冒出了嫩叶儿,奶奶便掐一把,洗净撒盐,一小碟花椒叶成了一大家子人的下饭菜。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花椒叶也是舌尖上的贵宾,需细水长流间断出现在餐桌上。
印象里,家里最喜吃花椒叶的是奶奶,常见她在劳动之余摘两三个花椒叶,含在嘴里,像吃糖一样慢慢吸吮其味道,时而用力“嘬”一下,人便麻醉在时光里。我也学她的样子,摘一片叶子入口,用舌头顶着叶子满嘴里滚动,有时叶子粘在了大牙上,自己未知,被小伙伴看到了,会笑传两条胡同。
我遗传了奶奶的味觉基因,天生能吃麻味儿。奶奶偏向我,时常掐一个鲜花椒粒儿给我吃,花椒粒儿比花椒叶麻味儿足,口感也好很多,我把它当麻糖咀嚼,甚喜。
我问奶奶,为何喜欢吃花椒叶,她说,提神。也是,奶奶孩子多,洗衣做饭,每天一大堆的活儿,白天干不完,晚上点着油灯还在缝缝补补,加之她身体又不好,患有严重失眠。一天的精气神儿就靠花椒叶支撑呢。
那为何不吃鲜花椒粒儿呢,麻味儿比花椒叶强多了,奶奶说,她好这口儿。
后来才知道,奶奶哪里是喜欢吃叶呀,她是牙齿不好,经常牙疼,口含花椒可以缓解疼痛,但她舍不得吃花椒粒儿,便含花椒叶舒缓牙疼。花椒粒儿晒干后还得拿到集市上卖掉换点儿零花钱贴补家用。
但我印象中的奶奶,总是笑盈盈的,从未见她将牙疼表现在脸上。她说,牙疼谁也代替不了,自己疼就好啦。奶奶有一次牙疼疼了48天,但她一天的活儿也没耽误干。那些花椒叶伴随着奶奶度过了无数个难捱的牙疼时光,但我却全然不知。
后来,生活条件好了,每年鲜花椒上市时,我都会买一大兜,一半放冰箱里,一半晒干后储存,能吃到来年此时。作为吃货,嘴巴一旦闲着便难受,可肥胖的身躯又提醒自己,必须管住嘴,便在嘴里含一粒花椒粒儿,牙齿扣动,麻味儿从口腔升腾,解压又提神。
奶奶辛苦一生,都舍不得吃一粒鲜花椒粒儿,但那时的苦日子,她依然过得有滋有味。人到中年,我终于品懂了奶奶的麻味生活:放松,不矫情,日子都是好光阴。
一坛腌花椒
学校的沈老师得知我爱吃鲜花椒,特意送我一瓶腌花椒,让我当咸菜吃,花椒水还可以当调料,用来炸酥肉。
第一次吃花椒咸菜,向她打听腌制方法,沈老师说,这是她母亲的发小刘姨腌制好送她母亲的。刘姨年轻时,因为感情受挫,精神受了刺激,离家出走,后被山里一户善良的人家收留。
这家人虽然穷,但对刘姨非常好,借钱也给刘姨看病,渐渐刘姨的病也治好了,嫁给了这家的儿子,生了一双儿女。
山里人家不缺花椒树,每年初秋,刘姨家摘了鲜花椒,都要给沈老师的母亲送一坛腌花椒。
腌花椒方法简单得很,将鲜花椒淘洗干净,控干水分,锅内加水煮沸后,将热水倒入花椒中,水漫过花椒为宜,然后加盐腌制一宿,即可食用。
这个属于零技术含量,但沈老师母亲却不自己腌,每年一入秋便盼着刘姨来给她送腌花椒。
刘姨是个实诚人,腌花椒年年给沈老师母亲送,一送就送了40年。沈老师说,早些年,刘姨家日子过得艰难,山里靠天吃饭,没有水浇地,赶上风调雨顺,庄稼丰收了,山里人的日子还好过些。赶上大旱之年,庄稼减产,日子便过得拮据。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刘姨那里的生活条件远不及沈老师母亲家的日子好过。
沈老师母亲喜欢吃腌花椒,每年刘姨都托刘姨的娘家人,给刘姨带话,腌了花椒,别忘送她送一坛。
刘姨是个实在人,年年入秋都想着这事儿,给沈老师母亲送一坛腌花椒。沈老师母亲会提前准备一些衣物和学习用品,送给刘姨。
后来,沈老师母亲自己做小买卖,日子富裕了,每年初秋,刘姨来她家时,除了回赠刘姨东西,还会塞些钱给她。一坛腌花椒,一来一往,表面是礼尚往来之道,实则为沈老师母亲接济刘姨的一种方式。
朋友也是越走越亲,刘姨和沈老师母亲的感情处得比亲姐妹还亲。刘姨儿子上大学的钱,还是借的沈老师家的。刘姨的儿女也争气,儿子研究生毕业进了医院工作,女儿师范毕业当了一名教师。
孩子们长大参加工作后,刘姨的小日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路修到了刘姨家门口,自来水通到了每家每户,旱厕也改成了水冲式的,山里和城里没啥区别,而且比城里还多了山水,空气清新,是养老的好地方,很多城里人都跑去山里买房子,休息日开车进山“度假”。
刘姨两口子也搞起了农家乐。刘姨丈夫原来是村厨,做农家菜手艺顶呱呱,吸引了不少城里游客前去就餐。村领导还通过网络直播将农特产宣传出去,现在农特产不用挑出山卖了,成熟了便有人前来采摘或通过快递销售出去。
刘姨苦尽甘来,谁能想到当初鸟都不想下蛋的地方,如今成了香饽饽。
刘姨日子过富后,开始“接济”沈老师一家了,隔段时间就邀沈老师母亲去她那里度假几日。至于腌花椒,依然按季送达,每年立秋后,刘姨都领着儿女,来给沈老师母亲家串门。
不过,现在不用沈老师母亲回礼了,刘姨每次来送腌花椒,不过此时腌花椒成了满满一后车厢礼品中的一坛点缀。
一坛腌花椒,是岁月流转中形成的友情仪式,它不仅有麻味儿,更有人世间浓浓的人情味儿。
(作者系山东省淄博市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王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