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涂启智专栏|母亲的八十大寿

作者:涂启智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8-27 23:47:52

人生不易,尤其是那些历经风风雨雨饱受生活磨难的人。

母亲33岁时,我的父亲不幸去世了。母亲含辛茹苦,以一米五三的瘦弱身材独力支撑门户,将我和妹妹抚养成人。我考上师范,妹妹也读完高中。

母亲61岁那年,参加工作17年的我,不得不南下深圳闯荡谋生。而后,母亲常年独自在老家生活,就像墙头一株无依无靠的野草,被风一次又一次吹倒,一次又一次自己扶自己站起来。

母亲还是少女时,住着瓦房,出嫁以后,反而住草房。这一住就是24年。

小时候,每到做饭时,母亲就将我和妹妹赶到门前晒场杏树或是枣树下,不让厨房里的烟雾熏我们。母亲一人在烟雾缭绕中锅上锅下地忙碌,直到饭做好、房间里烟雾散去,她才喊我们回屋。那些年的烟雾对母亲双眼造成极大伤害。

看到母亲在烟雾中受罪,我暗暗发誓:等我长大,一定要盖三间宽敞明亮又有烟囱的大瓦房,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后来,我和妹妹合力买了三间旧砖瓦房,母亲终于搬出茅草屋。没想到,此处别人已居住近20年的老房子,母亲又在里面居住20年之久。由于各种原因,直到2019年底,母亲才终于搬进一栋两间两层的新楼房。此时,母亲已经76岁。师母孙二婶听说我母亲搬进新居,大老远跑过来,房前屋后、楼上楼下仔细察看,深有感慨说道:“张金珍(我母亲的名字)住了一辈子破烂房子,到老终于熬出头了!”

母亲70岁以后,我的表姐和两个表弟(舅舅的孩子),还有我的姑姑开始上门祝寿。母亲生日是农历六月二十三,与五一、十一假期或过年不沾边。老家与深圳相距1500公里,我回去不方便。好在我妹妹在老家,每年母亲生日时,她都会回家张罗。

我曾经信誓旦旦,要在母亲80岁生日来临之际,回老家为她祝寿。

当年,北大校长周其凤回到老家,为九十岁老母祝寿,跪在母亲膝前,母子相拥痛哭。场景极其温馨动人,也使我受到震撼。读到这则消息,我就想,我要向他学习,在母亲80寿辰来临之际,也要专门回家为老人家祝寿——我自知不能与周校长相比,就算我真的与母亲抱头痛哭,也不会成为新闻。然而,人同此心,心同此情,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不管名人还是普通人,对父母尽孝道的思想感情总是相通的。

世事难料,事与愿违。母亲80岁生日,我竟然还是未能回家。

之所以改变当初想法,没有回家为母亲祝寿,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因购房家里突然缺钱。假如我和妻子回家为母亲祝寿,不说其他花销,单是往返路费就要三千五百元以上。

另一方面,时间仓促。不逢年不过节,回家也就三五天,其中还有两天在路上奔波,来去匆匆,非常辛苦。为何不能与时俱进,淡化那些传统仪式观念呢?经过反复考虑,我最终决定不回家,只是转账2000元给妹妹,让她代为操办母亲的生日宴。

再有不到两个月,就是中秋和十一假期。那时再回去,十一长假加上年休假,我可以在老家休假半个多月,可以多陪母亲几天,为她做两顿饭,弥补她八十大寿未能回家以及常年在外之缺憾。此外,我还可以适时走亲访友,联络一下久违的感情。

母亲80岁生日那天,表姐、表弟,姑姑以及表妹表妹夫,还有堂姐均上门道贺。我的伯父也从一百多公里外赶回,他说我母亲吃了一辈子苦,80岁生日他应该到场。还有我岳父岳母以及内弟也都出席。当妹妹发来母亲生日宴现场照片,我好像身临其境,那温馨喜庆热闹的气氛顿时在周遭弥漫开来。

看着照片里母亲饱经沧桑而又一脸安详,我在心底默念:“妈,祝您老八十岁生日快乐!”

(作者系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文学学会理事)

编辑:王耀东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