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统领 共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9-02 11:14:42映日荷花别样红,银花产业喜丰收,和美乡村建设忙。近年来,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隘口镇积极探索共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路径,全力绘就“党建红”“生态绿”“百姓富”的乡村新画卷。
坚持党建统领
构筑坚强堡垒,让组织强起来
今年以来,隘口镇始终坚持党建统领,按照“问题发现靠党建、问题发生查党建、问题解决看党建”思路,以“八张问题清单”为抓手,以“一统六化”为路径,着力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推动各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面提升,为建设“大美乡村·山水隘口”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今年,隘口镇11个村(社区)都选派了驻村第一书记。在坝芒村,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熊颖亮担任起驻村第一书记。他到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与村“两委”干部、党员群众促膝长谈,倾听心声,明确了抓党建强根基的工作思路。在创建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过程中,熊颖亮带领干部群众清理杂物堆、土堆、草堆“三堆”,治理乱倒垃圾、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三乱”,美化村口、路口、家门口“三口”,着力提升人居环境,整体推进坝芒红色美丽村庄建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自2021年换届以来,隘口镇优化调整村党支部书记3名,现有“90后”村党支部书记2名。富裕村名字虽寓意美好,却是全镇最偏远的薄弱村,村小、人散、经济弱,班子凝聚力不足。为扭转局面,隘口镇党委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由外村“90后”党员郎聪冲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郎聪冲带领村干部鼓足干事热情,转变工作作风,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带动村“两委”、党员群众以及在外乡亲共同参与和美乡村建设,实现了“用一粒子激活一盘棋”。
致富不致富,关键看干部。隘口镇始终坚持建强队伍,筑牢基层基础。2022年以来,全镇选优调整干部16名、本土人才5名,储备后备干部28名,干部队伍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在屯堡村推进美丽家园建设中,有村民对规划方案不理解,找到村委会理论。村党支部书记李云成立即安抚村民情绪,和其他村干部一道,耐心倾听其诉求,并逐一解释说明,第一时间化解了纠纷。在李云成带领下,村“两委”班子不断补短板、强弱项、提素质,大家集思广益,共建和谐家园。
发展特色产业
打造一村一品,让村民富起来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隘口镇坚持抓产业促振兴,全面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特色产业提档升级。2022年,全镇共收获山银花鲜花100万公斤,产值1200万元,茶叶鲜叶20万公斤,产值800余万元;销售黄精种苗170余万株,收入120余万元。
时间倒回几年前,彼时的东坪村几乎没有产业收入,原党支部书记叶茂的到来,让全村的集体经济跑出“加速度”。他带领村民种植黄精,并成立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逐渐实现“党员干部一条心,家家户户种黄精”的目标。2022年,东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
如今,在党支部书记杨桃平带领下,全村发展中药材种植,种植山银花1200亩、黄精500余亩、标准化大棚育苗40亩,产业覆盖6个村民小组,不仅盘活了撂荒多年的土地资源,还解决了100余人的就业问题,每年人均增加务工收入8000余元。
坝芒村一直有种山银花的传统,但此前都是零星散户,不成规模。村集体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按照“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新建六稿坪千亩中药材示范基地,打造300亩银花、黄精套种基地。
近年来,坝芒村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推进绿色(产业)+红色(革命老区)“两轮”驱动,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完成从“空壳村”到“发达村”的蝶变。目前,全村山银花种植面积达8000余亩,涉及农户496户,年加工山银花70万公斤,年产值3000余万元,户均增收2.5万元。
守护青山绿水
建设宜居村寨,让环境美起来
隘口镇原名峻岭乡,有崇山峻岭之意。这里山绕着水,水抱着山,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近年来,隘口镇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相继完成“大美乡村·山水隘口”市级示范片(凉桥、太阳山)建设及太阳山土家族传统村落民宿改造、岑龙大寨特色村寨打造等,入选“重庆气候养生地”和“网友最想去的十大气候宜居游乡镇”。
“我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守护好绿水青山,就是守护好我们的金山银山。”太阳山村党支部书记李劲松表示。太阳山村平均海拔800米,山上全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森林覆盖率达85%,成为武陵山区纳凉避暑的好去处。在党支部带领下,村民将民居打造为特色民宿,每当盛夏时节,一批批客人到此感受清凉,体验太阳山的天然氧吧。
隘口水库是秀山的饮用水水源地,隘口镇把守护水库安全放在重要位置。“隘口水库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水库。”隘口镇党委书记周世前表示,当前,水库周边的屯堡村、东坪村、凉桥村等都在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建设宜居村寨。
与此同时,隘口镇还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326国道沿线打造产业示范带,新发展金银花基地500亩、太空莲基地150亩,黄精基地150亩。重点突破村庄靓化,按照“拆除残垣断壁、理顺房前屋后、美化村寨院落、净化山水林田、引导良好习俗”的工作思路,完成11个寨落的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提升生态美化,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保护好隘口现有的美好生态环境,在平江河隘口集镇至平所段种植栾树、柳树600棵,沿326国道修建花台257个。
加强基层治理
树立文明新风,让乡风和起来
隘口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路径,积极探索“党建扎桩·治理结网”新方法,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有力推进乡村治理,促进和美乡村建设。
聚焦网格治理,隘口镇共划分网格22个,同步5个党支部和17个党小组。通过强化责任落实,指导党员干部下沉到网格,督促专(兼)职网格员认真履行职责,采取在职党员认岗定责、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网格员任务清单等办法,精准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平所村有一片太空莲基地,每当盛夏时节,荷花盛开,村民们都喜欢来这里歇凉聊天。村“两委”充分利用机会,与群众一起赏荷花、谈村规,通过举办群众会、院坝会,把群众的意见和“金点子”写进村规民约,取缔滥办酒席、大操大办、攀比浪费等陈规陋习。同时,深入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等活动,提高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新院村是隘口镇首个试点打造新积分超市的村落,该村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将各项文明行为转化为文明积分,村民获取一定数量的积分,就能在“积分超市”兑换日常生活用品。新院村党支部书记唐锐表示,村民们愿意挣积分,是因为他们认为,为村里出的每一份力都得到了认可。村里将继续深化积分制与乡村治理有效融合,以积分改变习惯,共建和美家园。
不仅是新院村,当前,隘口镇正以点带面,在全镇推广“积分超市”建设。
推动数字赋能
探索数字乡村,让村庄动起来
建设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当前,数字重庆建设不断提速,隘口镇也积极投身数字“蓝海”,以数字赋能全镇乡村振兴提档升级。
今年以来,隘口镇搭建起智慧村务和服务管理平台,只需一部手机、一台电脑,村“两委”就能在线完成智慧党建、事务管理、网格服务等工作,推动日常事务“网上办”“掌上办”,推动数字党建与基层党建、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在产业发展方面,隘口镇持续擦亮“山水隘口”名片,将全镇农特产品打造为电商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产品销售额。2022年,山水隘口电商公司线下产品销售额489.8万元,线上产品销售额达896万元。其中,带动困难群众销售订单46笔,涉及鸡、鸭、鸡蛋、猪肉、太空白莲、干竹笋等,销售金额为32.69万元。
编辑: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