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孙凤国专栏丨最是乡愁别样浓(25)露天电视

作者:孙凤国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9-05 17:07:31

自从我晚上到同学家看电视的途中从桥上掉下去后,父亲就下狠心准备买一台电视机了。

同学家是黑白电视,熊猫牌,14英寸,还没有现在一台电脑的显示屏大;村里的桥是破桥,一个桥墩,几块水泥预制板,桥面大大小小七八个窟窿,晚上黑咕隆咚,一不留神,脚就会插到窟窿里,很容易扭伤,我就是躲避窟窿的时候,掉到桥下的。但这些困难都不能阻挡我,因为电视里有黑猫警长,有铁臂阿童木,有一休,那时村里只有两三户人家有电视机,而离我最近的就是那位同学家,去他家,破桥是必经之路。

掉桥事件发生一年后,父亲终于攒够钱买回了一台电视机,而且是彩色的,牡丹牌,虽然也是14英寸,却是村里第一台彩色电视机。

电视买回来时,我和母亲正在山上的田里翻地瓜秧,村里的大喇叭响了起来,村长那雄浑有力的声音喊出父亲的名字,说父亲买了台彩电,但家里的钥匙丢了,接着又喊出了我的名字,让我抓紧时间把钥匙送回家。

听到广播后,我从母亲的兜里掏出钥匙,连翻地瓜秧的杆子都没拿,飞快地跑回家。大门口已经围了一堆人,装着电视机的箱子放在大门口正中间,父亲坐在旁边自豪地抽着烟。后来,我一直怀疑父亲的钥匙根本就没有丢,他是故意让村长在喇叭里广播的。

这台电视机自带两根天线,不用的时候平放到电视机顶端的卡槽里,使用的时候一节节拉出来,可以随意调整方向和长短。山里信号差,两根小小的天线收不到任何台,买电视的同时,父亲买回了一个外接天线,架到院外的一棵洋槐树上。父亲攀到树上来回转动天线,我在屋里看着电视,从一片雪花到露出影像,从人像重影到渐渐清晰,晚饭前,电视终于能收到清晰的画面了。

只要天气不坏,我们和其他家里有电视的村民一样,早早地吃完饭,把吃饭的桌子抬出来,小方桌摞在上面,最后把电视机放到小方桌上。我们做这些的时候,院子里已经开始聚人了,家里的板凳不够用,邻居们就各自带板凳过来。

打开电视,先是满足孩子们,调到播放动画片的频道上,男孩喜欢《聪明的一休》,女孩喜欢《花仙子》,孩子们边看边叽叽喳喳,大人们也不闲着,男人们边抽着烟袋边聊地里的收成,女人们边纳着鞋垫边聊村里的新闻。动画片播完,父亲看看表,再调到另外的频道,《上海滩》熟悉的旋律响起后,大家不约而同地止住声音,紧盯屏幕不放,正片开始,又开始聊上了:原来许文强的衣服是这个颜色,冯程程的头发真好看……一集《上海滩》演完,父亲立即换个频道,《霍元甲》已经播放了大半集,即使接不上头,大家仍然看得津津有味,父亲看着表,调回频道时,下一集《上海滩》片头刚刚播完,正片恰好开始。

整个晚上,父亲就像一位摆兵布阵的将军,指挥着电视在各个频道间调换,但主攻方向锁定在《上海滩》,后来又变成《雪凝》《卞卡》《红楼梦》《射雕英雄传》……农闲的时候,直到所有频道都是雪花一片,大家才悻悻离去。

有时候,正看得起劲,突然停电,大家骂声一片。大人们差上自家的孩子,结伴跑到村里电工家,连拖带拉地把电工拉到村里的变压器旁,有时是变压器跳闸,但更多的时候是上下几十里地的整个乡村停电。我们回去后把这个情况报告给大人,大家便在一片骂骂咧咧的声音中回家休息。

后来,随着电视的普及,露天看电视的场景渐渐销声匿迹,如今,各种概念的电视层出不穷,连上网络后,想看哪部电视剧都能点出来。

去年,换了大房子,买了一台75英寸的大电视,美其名曰:智慧屏。能看电视能上网,能开会议能运动,还能上网课做互动,但一周开不了几次,成了半个装饰品。

当初在露天下一起看电视的生活,变成了永远回不去的时光,坠入了无声无息的时间河里,没能激起一丝涟漪。而我,也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潜入河底,才能捡拾起往日一丝快乐的时光。


编辑:孙茜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