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桃芝专栏|露从今夜白
作者:高桃芝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9-08 15:18:0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人间的水。白,是天上的月。水月相逢,人间仲秋。悄无声息的,白露节气就莅临人间。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它俨然是情思隽永的使者,挥舞着季节的魔术棒将秋装扮得亭亭玉立,眉目清秀。它一现身,气候就开始呈现秋的模样和气质。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清晨,门前的草丛上和树叶上凝结着晶莹的露珠,沾湿行人衣襟。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
白露是天凉的象征,勾起了许多文人雅客的浪漫情怀,他们纷纷在白露节前驻足沉思。唐人李白写有痴情一片的“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唐人白居易面对凄凉的晚秋触景伤情,写下“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宋人秦观也诵有意境深远的“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白露凝,秋渐浓。暑气尽收,寒气日滋,白露是一年中热与冷的分水岭。上了年纪的老人们,早早就感受到了秋凉,“白露勿露身”,越老越信老话儿,到了白露,不能再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那种夜凉如水的感觉慢慢浓郁起来,一种浸透肌肤的凉意飒然而至。
白露之后,燕子和大雁便发出集体迁徙的信息,准备向南飞,启程佳期多在仲秋的月明风清之夜。它们是善良友好的使者,临行前好像在给人们传书送信:天气冷了,要收割的庄稼赶紧收吧,并备好寒衣,迎接三秋大忙季节的到来。金秋白露,物华将尽,看大雁以“一字阵”或“人字阵”布阵南迁,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
白露,是一个饱满而忙碌的节气。地里的庄稼也到了要紧的时候,农民们忙着收获庄稼,正所谓“抢秋抢秋,不抢就丢”。田野里,金灿灿的稻谷垂下头,圆鼓鼓的大豆四处摇铃,火红的高粱笔直点燃了天空和大地……庄稼们铺就了秋天最好的底色,都在走向丰盈,热闹繁忙的秋收次第展开。
白露了,去采一遍秋茶。此时的茶树经过酷暑的拷打,又迎来另一个生长佳期,蓬勃地长了层层嫩芽。“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而“白露茶”沁入了白露的诗意,既不像春茶那般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有一种独特的甘醇清香之味。春茶所剩无几,正好接上秋茶。在晴朗的午后,泡上白露茶,沸水中氤氲着茶香,于味浓情更浓时欣赏天高云淡、风清气爽的大好秋光,不知不觉中亦解渴润喉、醒脑解乏、舒缓心情,自是无比惬意。
露从今夜白。白露,恰似一袭云裳女子,从古老的《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中淡妆出镜,冷艳登场,脚步轻盈,明眸间饱含着秋的五彩斑斓。
(作者系湖北省荆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王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