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裕专栏|那一年我参加自考
作者:陈裕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9-09 11:46:06单位要统计学历证明,我去书柜里找寻大学本科的函授毕业证书。在翻找毕业证的过程中,一张小卡片映入我的眼帘。仔细一看,原来是自考科目的成绩证明。看着卡片上还很清晰的字迹,旧时的记忆一下漫上来,把我淹没在过往的岁月里。
那是我上班后的第二个年头。当我还在沾沾自喜于大专文凭时,社会上对知识的需求正悄然变化着。“不学习就落后”,这句话一点不假,唯有继续深造才是最好的选择。
那时,成人高考和自学考试是可以选择的两个方向。考虑到自身工作的原因和家庭生活方面的局限性,我选择学习时间更为自由的自学考试。和我类似的情形,在同事间也有不少,他们有的报名成人高考,有的和我一样准备去自学考试。于是我带着必胜的信心,和两名同事一起前去报名。
在报名的那天,我们发现报名的人绝大多数是年轻人,像我这个年纪的人已不多见,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看到这种情况,我有点担心,一个年纪和我相仿的同事见我有些打退堂鼓,给我打气说:“咱比年轻人有经验,虽然记忆力差一些,但理解力比他们强啊?”听同事这样说,我的顾虑才慢慢消退。
可事实上,人不服老不行,虽说我们才三十五六岁,不能说老,但和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比起来,还是有诸多不足,光是记忆力这方面就减退不少。本以为在自考的怀抱里,能把自己写成一部“长篇著作”,未曾想却中途掉队,匆忙间把自考的过程缩写为“短篇小品”,草草就结束了这趟自考之旅,实在遗憾。
既然是自学考试,自学就是通过考试的唯一法门。习惯了有规有矩的学习方法,在十几年校园学习里形成的思维定式,让我像大海中的一叶扁舟,茫然不知目标,索然不知其味,恍然不知所为。我只好在一筹莫展中蹒跚起步,通过一点点看,一点点写,一点点背来逐渐适应自考的节奏。枯燥、单调、记忆力减退以及繁重的工作,诸多因素影响着我对自考的热情,这期间有过退却的想法,幸好和我一起报名的同事不断鼓励我,给了我莫大的信心,才让我又坚持了一段时间。
在闲暇时间里,我们一起探讨自学的成果,针对某个题型,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其实,在我们三个人中,我的年龄最大,信心也最为不足,而他俩也明白我的难处,极力帮助我。在他们的激励下,我不断准备着,拼搏着,遇到难题时,及时向他们请教,因此,我付出的艰辛也比他俩多一些。
虽说早已分析出自身的利弊,但面对实际备考时的困境,还是让人十分头疼。譬如背一道题,他俩十分钟记住了,我呢,三十分钟过去了,才记住一半,我只好咬牙坚持着,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困难程度可想而知。曾经的校园生活让我知道了“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的道理,于是,我在三十五岁的年纪时重温校园学习的场景,重走少年学习的道路,可这条道路明显已不适合我,它有千沟万壑的坎坷,也有山重水复的繁琐,不是你努力就有收获。人们常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可我经历了风雨也没能见到彩虹。
眼见着思想政治和其他两门学科已准备得差不多了,遂和同事们一起报名参加考试。在考场外待考时,站在一大群年轻人中间,我们特别显眼,不时有年轻人看我们一眼,那眼神里除了有诧异,似乎还有一些嘲笑的意味。我有些黯然神伤,为逝去的青春而忧愤,为眼前的考试而迷茫。
拿到试卷后,我翻阅了一遍试题,思想政治这科还算有些底气,那上面的考题都是背过的内容,而其他两科,则大多是陌生的题目,连看也没有看过的知识,哪能答得上来呢?
有些挣扎着答完了试卷,带着一身的疲惫走出考场,看着夜色渐起的城市,朦胧一片,大抵和我当时的心境有些相似。别看我把试卷中的每道题都答得满满当当,可我知道很多题都是答非所问。等同事走出考场后,我问他们答得如何,他们的苦笑说明了一切,原来我们是同病相怜。
期盼成绩的日子总是那样难熬,在复习其他科目时,我已然没有了初始的热情。到查询成绩时,我输入准考证号后,对成绩单上可怜的数字早有心理准备,考了三科,只及格一科,这和预想的一样。那一刻开始,打退堂鼓的念头越来越强烈,我知道,我坚持不到最后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后来工作的变动,我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应付自考了,只能和自考说再见,而我的那两位同事则坚持到了最后毕业。好在最后我选择了函授本科,让我在继续学习的道路上并非一无所获。
不过在后来的工作中,我发现,自考同样给我带来了诸多好处。自考教会了我从一堆庸扰的事务中,找到解决的法门;从一堆繁杂的生活里,找到脱身的办法;从纷乱的琐碎里,找到自我调节情绪的窍门。这些都是我从自考备考状态中得来的收获,正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成语所示。
有人说,人生每一次经历都是一种历练。是啊,就像我参加的自考,虽然最后没有完成学业的目标,但在备考的过程中,它所赋予我面对困境时坚忍的心态,让我在人生的路途中获益良多。直到现在,我还能在相似的经历中找到当初面对自考时的自我调节办法,从而能够坦然面对。
人生就是一部长篇小说,生活里每个阶段的成长都是一个值得回味的桥段,既有精彩又有遗憾。就像我参加自学考试这一过程,虽然没能收获预期的结果,但风雨同行时的那份勇气那份执着,就是自考给予我的一份珍贵礼物。虽然没能在自学考试的征途上,写就一个完美的结局,但自考那段时间精神上的收益感受,我将用一生来品味。
(作者系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王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