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专栏|树叶黄了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9-19 10:58:06“看,树叶开始变黄了,你们很快就可以回家了。”
“为什么?”
“小伙子,树叶黄了,这里的天气冷了,很快就要下雪了,工地也就停工了……”吴建国老总动情地叙述着当年的场景,还原着记忆中的画面,他的眼中隐隐含着泪光。吴总是江苏南通人,到伊犁打拼30多年了,在霍尔果斯市有了自己的公司。每每听到有南通的朋友到霍尔果斯,他总会热情地接待,请家乡的朋友一起吃饭聊天。
我们听他介绍了自己的公司以及经营状况,真心夸赞他事业做得很不错,耐不住好奇问他当年怎么想到来新疆发展。他操着浓重的乡音介绍说,当年中学毕业后,就在乡镇的运输站上班,主要工作就是内河跑船。他在船上打打杂,空闲了就学学驾船技术。20世纪80年代陆上交通不发达,水路运输的主力还是水泥船,运粮食、运煤、运木头等等。90年代交通发展比较快,水泥船运输渐渐被淘汰,运输站改制后,他就下岗了。20多岁的小伙子没工作,怎么办?下岗后的第二年春天,他就跟着同村的邻居,去伊犁学做泥瓦匠。
“当年的条件很艰苦吧?”我们问道。
“那是肯定的。”他喝了口水继续道,“那时候,我们坐不起飞机,从上海坐火车到乌鲁木齐要四五天。而乌鲁木齐到伊犁还没有高速公路,尤其果子沟那儿都是崎岖的山路,所以得坐十几个小时的长途汽车才能到伊犁。遇到下雪天气,山路就不能通行,困在路上一两天只能就着雪水啃干馕来维持。新疆气候寒冷干燥,我刚来时很不适应,经常流鼻血,但是只能忍着,坚持着跟师傅学做泥瓦匠。时间长了,第一次出远门的我特别想家,但离家万里来回一次谈何容易啊,不仅花时间,而且路费也不少,所以每年只能回家一次。这时候师傅就对我们说,待叶子黄了就可以回去了。我就急切地期盼着叶子黄了的那天,现在想来当年真是太可爱了。”说完,吴总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那既然这么想家,第二年怎么又来了?”我们笑着问。
“在家没有合适的工作,而且时间长了,也慢慢地适应了这里的气候,泥瓦匠的技术也学得八九不离十了,于是第二年又背起行囊来到了伊犁。”吴总回答说。他看着我们疑惑的神态,接着道:“后来的几年,我每年都来伊犁打工,而我的技术逐渐熟练了,除了在工地上干活外,又到外面开始接一些活儿干。那几年,这儿的少数民族兄弟都要打馕坑,他们又不会。而对我们泥瓦匠来说,这些活一点都不难,于是索性专门接这些活,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干,虽然忙一点苦一点,但攒了一些钱,也就在这成了家。”
“你真是全心全意扎根新疆、建设新疆。”我们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那时候每年回去也只有一次,而且我在这事业也渐渐做大了。后来到霍尔果斯市发展,先是在人家的建筑公司工地上做泥瓦匠、施工员,一步步成为公司管理人员。积攒了一定资金后,我自己在这开了一家建筑公司,现在业务开展得还不错。”吴总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但回首那么多年的奋斗历程,想想还真不容易,当年的霍尔果斯还是十分荒凉、人烟稀少。时过境迁,沧桑巨变,现在的霍尔果斯高楼鳞次栉比,前来投资考察的商贾络绎不绝。霍尔果斯也已是国家一级公路口岸,逐渐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口岸和地区商贸中心了,将来还要打造成沿边开发开放的示范区呢。”吴总擦着眼角自豪地说。
看着吴总花白的头发,我不禁感慨万千。吴总在他生命最为华美的时候,离开了养育他的家乡,踏上了万里之外伊犁这片土地。他经历了多少磨难、多少挫折、多少风雨,多年来背井离乡、远离亲情,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纵然没有了当年青葱岁月的模样,但怎能不流下幸福的泪花呢。
人们常羡慕那些成功人士,却没有看到那些能获得成功实现梦想的群体以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洒下的是大把大把的汗水,燃烧的是美好的青春岁月。他们每一个梦想的成功,都是以无比寂寞的勤奋为前提,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
“那你现在每年还回南通吗?”同行朋友的问话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
“现在交通方便了,虽然我的家已在这儿,但我每年都要抽空回去,看看家里的老人。今天看到你们来我特别高兴,听着乡音,感觉又回到家乡了……”
吃完饭,我们和吴总作别,约定到南通再相聚。我们的车已开出很远,但从后视镜中依稀可见吴总还在风中向我们挥手。
编辑:向俞璇,熊冬梅,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