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科专栏|发挥生态服务功能 推动生态经济发展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9-20 11:51:0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生态资源作为公共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如何合理利用生态资源,推动生态价值转化,助力乡村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亟须破解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各地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好局面。我们应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思路,进一步发挥生态服务功能,把生态环境作为生产力要素融入现代经济构架,搭建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生态经济体系,将生态优势演变成发展优势。
找好生态价值定位。让生态资源转化成生态资本,进而产生生态效益,关键要挖掘生态价值,找准生态环境与生态产品价值融合的联结点。各级政府要深入开展生态调查,仔细盘点光、热、水、土地、空气等自然资源,洞穴、景观等生态文化资源,全面摸清生态资源分布情况,厘清优势劣势,分门别类梳理集中优势资源、分散独特资源。立足生态资源的普遍性和差异性,采用求同存异、精准提炼等方式,分别明确大区域、小地域的生态价值定位。围绕生态价值定位,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科学制定生态产业发展规划,合理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提升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康养度假等乡村生态产业发展能级。
用好生态元素赋能。生态元素是提高生态产品附加值的“快变量”,也是增强生态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各级政府要认真分析本地生态元素特性,将生态元素应用于实际场景,完善生态元素注入生态产业发展机制,强化生态元素有效供给。以优质土壤、气候、水源等自然元素为优势,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确保生态农产品有绿的底色、好的成色、高的有机含量。以景观、景物等文化元素为优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康养度假产业,培育乡村发展新的增长极。注重生态元素叠加集成,多维度、全链条提高产业生态含金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生态产品质量监测,持续跟踪生态元素注入成效,针对性改进提高,努力实现多元赋能、叠加质变。
建好生态品牌增效。创立生态品牌是提高生态产品市场溢价能力的重要方式。各级政府要围绕生态价值定位,明确生态品牌核心理念,确定生态品牌对推进产业发展能产生积极影响的关键成分,创建极具独特性、辨识度的生态品牌。契合现代主流价值观念和目标受众审美观念,科学设计代表本土生态价值的品牌标识、品牌形象。利用自媒体、报刊等多种媒介,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生态品牌,提高品牌社会知名度、普遍认同度。分领域、分行业推进生态品牌与生态产业有机融合,构建品牌一体化、产品多样化、效益最大化的发展体系,全面提升生态产业经济效益。
做好生态循环护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各级政府要积极组织生态教育,大力开展农村基层环保法律法规和生态知识宣传,不断提升群众生态保护意识。统筹考虑生态资源供给力、生态环境承载力,科学安排生态产业发展规模,做到循序开发、合理利用。积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探索建立山地立体种养循环生态发展模式,科学调整资源消耗与补给,保持资源进出平衡,提高生态资源再生能力和循环能力,源源不断为生态产业提供生态功能服务,推动生态产业良性发展。
编辑:蔡雨耘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