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卫国专栏|父亲的架子车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09-20 17:15:36架子车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最常见的生产运输工具。
它奔波在阡陌纵横的田野上,承载着乡下人五谷丰登的梦想。在没有机动车的年代,全靠架子车来运输,拉粪土、拉麦子、收玉米、交公粮都离不开架子车,建设房屋时也需要用它来运送土木、石块、砖瓦。架子车从路上碾过发出的浅唱低吟,犹如一首古老而悠远的歌谣,摇荡着诉说不尽的乡愁。
架子车主要靠人力牵引,车辕上拴有拉带,爬坡过坎的时候,人站在车中间,两手紧握车把,双肩斜挎着拉带,低头弓腰屈腿用力,车轱辘缓缓前行,这时候还可以在旁边加一道副绳,十三四岁的少年就可以套上副绳帮着拉拽了。
我上初中那年家里种了两亩西瓜,西瓜成熟后装了满满一架子车,那个时候还没有下乡收瓜收菜的瓜贩和菜贩,父亲拉着架子车,我在旁边拉着副绳到附近的村庄去卖。卖西瓜倒是不用吆喝,但是拉着一车重物赶几里路到村子里走街串巷,我已经累得面红耳赤、气喘吁吁了。
夕阳西下,云霞将天幕织成绯红的云锦时,我们才将瓜卖完。回来时是空车,父亲心疼我想让我坐车上,我抬头看了看父亲脸上的皱纹没有上车。我跟在父亲的身后默默返回家中,回来之后匆匆吃过晚饭,倒头便睡,第二天清晨,巷子里卖油条的吆喝声将我唤醒。
负重的架子车在乡村道路上行驶并不是最艰难的,装载了重物的架子车在田地里行走才最艰难。因为农田的土壤松软,负重后的架子车的轮子很容易陷进去,即使不陷进去也常常留下深深的车辙。一辆装载了农家粪土的架子车,往往需要两三个人配合,拉的拉、推的推、拽的拽,大家齐心协力车子才能前行。将一车车粪土、一袋袋化肥拉到田间地头的是架子车,将玉米穗和成袋的麦粒拉回家的还是架子车。旧时光中的架子车是和父辈的汗水、力气同行的,那些艰辛的日子都是用汗珠子串起来的。
父亲对这辆架子车很是爱惜,拉完粪土后他一定会用扫帚将车厢彻底打扫干净,到了晚上他将架子车立起来靠在屋檐下并把车轮卸下来搬到屋中,每隔一段时间他还要给轴承抹一些润滑油。
经年的负重前行,这辆木制架子车车身的挡板终究是朽烂了。如果能有一辆铁制架子车该有多好呀,在煤矿当工人的舅舅满足了父亲的这个愿望,舅舅送给父亲一辆铁制的架子车,个头比我家原来那辆木制架子车略大。母亲说买一头毛驴吧,于是父亲从邻村的家畜市场上牵回来一头毛驴。给毛驴套上轭,让这头毛驴拉车,装载的重物更多,既节省趟数又省力。
毛驴和铁制架子车进家后,完成的第一件任务就是拉宅基地上的夯基用土。春天来了,大地刚刚从睡梦中醒来,这时候土质松软,方便挖掘,而且这个季节农田里没有紧要的农活儿,我和父亲吃过早饭后,就套上驴车去堤坡处装土,装满后赶着驴车将土一车车卸到新分的宅基地上。
有了这头毛驴后,每次收完麦子,父亲总是载回几大包麦糠放到南院那两间废弃的房子里,这麦糠是毛驴入冬后的草料。而且,每天收工后,父亲都会背一捆青草回来,一部分扔到驴槽里,留一部分堆到平房上晾晒,这些晒干的草也是留给毛驴过冬的食粮。
到我上高中时,农用四轮拖拉机和机动三轮车都进了农家的院子,这辆铁制架子车也完成了使命,退居历史的幕后了。
这辆铁制架子车,钢筋和铁皮焊接的车厢结实耐用,退出农田劳作一线的架子车一直放在临街的门楼下,那头毛驴早就卖了,这辆车是舅舅送给父亲的,父亲舍不得卖,一直到我大学毕业,我还看见它靠在临街门楼的墙边,也许它看着机动三轮车和电动三轮车给农家生活带来的便捷,也会心生欢喜露出笑颜吧。
靠在门楼下的架子车对抗着风吹日晒和岁月剥蚀,也记录着早年生活的艰辛。如今行走在城市街道的我,每每回忆起架子车,想到早年生活的艰辛,想起父亲辛劳的身影,对生活就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对待工作更是不敢有一丝的懈怠,那些我在路上踩下的脚印也就更加坚实。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编辑:贺兴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