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伍岳专栏|牛奶嘞

作者:伍岳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10-01 20:47:06

“走,去不去南山摘牛奶嘞?”初秋的朋友圈里开始贴图喊话,这里所说的“牛奶嘞”,学名叫作桃金娘,关于这个名字的由来,据《纲目拾遗》记载:“粤志,草花之以娘名者,有桃金娘,丛生野间,似梅而微锐,似桃而色倍赬,中茎纯紫,丝缀深黄如金粟,名桃金娘。”它属于灌木,高可达2米,夏季开花,秋季成熟。在我们老家,有人叫它“牛奶嘞”,也有人叫它“吊球嘞”,那是童年不可替代的记忆,一提起它,浓浓的甜味就从味蕾中漫上来,小的时候,一到初秋,就眼巴巴地等着它由青转紫,像一个个红酒杯坠在枝头,实际上只有手指头大小。

关于“牛奶嘞”,很多人都仅仅把它当作一种普通的野果,其实不然。它全身都是宝,“牛奶嘞”的果实非常滋补,能补血安胎,对于贫血、病后体虚等的人,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牛奶嘞”的叶也有它的特别用处,可以用于急性胃肠炎,也可以用于消化不良等。“牛奶嘞”的树根亦可入药,可以治疗风湿等疾病。

虽然它有着许多的医药功效,但一点不影响它作为野果,在孩子们心中的地位。在南康县城居住的孩子们,多数是往南山上采摘“牛奶嘞”。南山脚下的那一片土地,在当年,位于城乡交界处,除了山脚下的农户,以及上山的人以外,平日里很少有人踏足,没有得到全面开发,上山的路很不容易走,却也挡不住一群孩子的嘴馋。

小的时候,小伙伴们邀约结伴而行,几辆单车穿梭在山间小道,到了山脚下,把单车一锁,沿着墙根,抄小路往山上去。台阶窄,没护栏,这都不打紧,踏着为数不多旋落的枫叶,嗅着微雨后蒸腾出的泥土气息,迎着阵阵渐凉的秋风,大家一边攀登一边寻找,不时还能隐约看见几处坟茔,草皮并不繁盛,倒是有许多红花继木和白花继木。一路上,鸟听见脚步声,呼啦啦,从这一树往另一树飞,叽叽喳喳,可想而知是未见惯人的。山上虽然多松木,但没见过松鼠,密林深处大概会有,我并不确知。

行至半山,在主路两旁未见“牛奶嘞”的踪迹,大家开始商量往山沟里走,山不高,但连绵起伏,山体较宽,以灌木、乔木为主,我们穿梭其间,并不艰难,有些灌木上,还挂有经年的松针。有人发现了目标,喊一声,在山坳里就荡漾出一阵又一阵甜蜜的笑声。手上即便被果实染成紫红颜色,也不敢往身上擦拭,怕回家后被父母发现。

我们回到主路,继续往山顶走,在山顶,几条山路汇合,视野开阔,没有什么树木遮挡,也还能找到几株“牛奶嘞”。这里除了一座亭子,一座信号塔,就是绵延的山脉,我们走到一个制高点,水泥地面上刻有海拔数据,我们并不在意,这里却是观景的最佳地方,往下面看,前面是一口光滑如镜的湖,再远是农家的耕田,以及城区的边缘。

一座山,赋予了我们太多。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通往南山的道路沿线,早已楼房林立,道路繁华。经过一条夜宵街,走进南山的门楼,环湖建起了公园,分开两条主路,一条通往南山大门,一条通往百家姓祠堂,百家姓祠堂前建有一个偌大的广场,是我们小时候所没有的,成为了现在的孩子们嬉戏打闹的场所。如今上山,早已修好数条道路,也不再需要从那条小路上去,险峻处,加筑了护栏,新修的石阶宽大许多,还种植了竹柏等一批林木,到晚间,山上的灯火通明,如银龙旋舞,大家会在晚饭后来这里散步休闲。只是,认识“牛奶嘞”这些野果的孩子已经不多了,店里可以买到各种美食,和出生于20世纪的我们不同,孩子们上山的目的也不再相同,而这座山,仍在默默地开它的花,结它的果。

(作者系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王耀东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