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圣地娄山关
作者:黄炜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10-08 11:06:06人是行走的山,山是站立的人。圣地娄山关没有晨钟暮鼓,香烟缭绕,却有自己的霞辉,为革命老区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娄山关是川黔古驿道的必经之路,北距桐梓县城9公里,南距历史名城遵义50公里,关口劈崖陡峭,像人的咽喉,人称“黔北第一关”,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著名的娄山关战役就发生在这里。
徜徉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仰望娄山关,我是带着对红军将士的崇敬去的。这里既有古人的足迹,又有现代人的印痕。于古人来说,感叹的是它的巍峨气势。对现代人来讲,则是战争的沧桑。我们可以从“山势西来万马奔”里感叹古人的豪迈和气势,也能够从“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里读出一代伟人的旷达和激情。每一句诗,每一个字都是一团熊熊燃烧的战火。山隘上残存的铁炮,仿佛还在向每一个游客讲述着那段生死攸关的战争故事。
小尖山,是娄山关最可爱的宠儿。战壕依旧,苍松翠柏,云蒸霞蔚,是它最朴素的包装。凉风吹在脸上,冰冰的、凉凉的,却能唤起心灵的震撼。只要你闭上双眼,深深呼吸几口新鲜空气,顿时就会感觉神清气爽。
在小尖山的周围,百合花和各色野花争奇斗艳,静静地绽放着,不时散发出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芬芳,让人精神焕发,气色盈然。天空中不时有几只不知名的鸟儿飞过,发出阵阵长鸣。清脆的鸟鸣从山谷传来冲入你的耳畔,声音在山谷中久久回荡。有时鸣声高亢悠长,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深情地吟唱着古老的战歌。漫步林中,偶尔会看到有野兔从草丛里钻出来,瞪着一双通红的圆眼在寻觅食物。仰望天空,一只雄鹰正展开它宽大的翅膀盘旋着,时不时划出美妙的弧线,把朵朵白云穿透,拍散,带着丝丝缕缕的云丝,在空中翱翔。
巍峨娄山,山势峥嵘,重山复岭,一望无际。远远望去,只见群山尽收眼底,山脊向四面自由延伸,此起彼伏。山下阡陌交错,农舍炊烟袅袅,有人扶犁耕作其间,一派欣欣向荣的农村生活景象,让人看了好生羡慕。山坡上,则布满了几十上百年乃至近千年的古树,这些古树苍翠挺拔,枝干遒劲有力,远远看去,隐约可见,状如星辰。那漫山遍野的方竹林,与苍阴繁荟的茂林构成了竹海公园。娄山关空气清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早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胜地。漫步树林里,火热的阳光如一柄柄锋利的长剑,直接穿过茂密的树叶映射到地面上,星星点点,斑斑驳驳,犹如一幅幅抽象水墨画。微风过,树干与树枝,树枝与树叶相互碰撞缠绕在一起,发出沙沙啪啪的声响,恰似一场音乐盛宴,让人心情舒畅起来。
有的时候,在山下还是风和日丽,到了山腰,就觉得阵阵山风袭面,卷起层层林涛,千山万壑都鼓荡着林涛的回声。细雨被山风裹挟着,轻雾一般,一阵阵扑向你的脸颊,像是对你轻柔地抚慰,又像是对你细心地叮咛。看不见那精灵光洁的面庞,摸不到那娇柔的身段,只感觉到它柔柔地来了。它让风将你的长发扬起,然后用最纯洁的花露为你梳理,你从头到心里都是清爽,温馨的。它贴紧了你的面颊,你的心也是润润的,柔柔的,暖暖的,你已沉醉在雨的柔情里了。
来到娄山关,如果没去笋子山,定会是你最大的遗憾。去笋子山的天梯高耸入云,每登上一级,你都能看到不同的风景。
笋子山是娄山关的最高峰,晚可看夕阳,晨可观日出,春可赏花草,夏可眺云雾,秋可采竹笋,冬可踏瑞雪。站在笋子山上极目远眺,雄伟的大山又多了几分女儿的柔美。而那粗糙的树皮皲裂着,仿佛还继续着当年的战叫,只是嘶哑得让人无法听见。粗壮的树干挺立得坦荡笔直,饱受风霜,长满青苔。一棵挨一棵,一片接一片,一山连一山,气势磅礴,蔚为大观。娄山关上的方竹,素雅高洁,像亭亭玉立的苗条淑女,散落路旁,纤秀宁静,结伴山岗,比肩接踵。凝视它,干茎清秀,枝叶葱茏,端庄脱俗,似腹藏诗书。倾听它,风狂雨暴时坚韧顽强,风和日丽时细语呢喃。感悟它,永葆本色,不染污浊。
置身于娄山关,无论哪个季节,无论在哪个山头站立,目光所能及的一定是满眼翠绿,满眼清新。娄山关的杜鹃花也很特别,像是红五星,大的如碗口,小的如纽扣。每到春夏之交,满山杜鹃激情燃放,铺天盖地,犹如红旗迎风铺展。
都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却不知是山水的魅力将人的脚步留下,让人迟迟不愿归去。站在山上,向四周眺望,目之所及,全是雾。青山把雾岚全部收进它的臂弯,抱得紧紧的。山已不再是山,山也是雾,像把千丈烟幕凝缩起来的精华,稠密得化不开。雾有多厚,山就有多高。苍苍莽莽,不着边际。那上上下下的树根本分不清是什么颜色,远处的,早已被雾化了,哪里还有树的样子。近处的,枝丫上挂满了乳汁似的雾,白得闪光。这样的雾缭绕着这样的树,这样的树负荷着如此的雾,真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知何时,云雾被风吹去,一轮红日在山脉间喷薄着光焰。霎时间,莽莽苍山笼罩了一层红色的光芒,随风摇曳着,涌动着,如血,如生命,如时光,如同一首豪迈的赞歌,如同一个沉稳的老者,诉说着那段难忘的岁月。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红色的土地,今天的娄山关,不仅以娄山关战役令世人瞩目,所见之处,桐梓人正在追赶着时代的步伐。一个个开发区建设如火如荼,一片片水电站工地一派繁忙,乡村旅游更是红红火火。而今的娄山关不仅仅是一本历史的教科书,而是一首隽美辉煌的长篇史诗。红军当年的浴血奋战,不正是为了今天雄关的安宁祥和吗?
娄山关,是英雄的山。娄山关,是革命的山。娄山关是令人神往的地方,是我心中的圣地。娄山关,是一首诗。娄山关,是一卷画,娄山关是一部读不尽的红色教科书!
(作者系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桐梓县作家协会副主席)
编辑: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