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李立峰专栏|石柱见闻录③:初心小院

——乡村振兴在石柱

作者:李立峰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10-12 14:16:06

初心是什么?

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进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华溪村亲切看望老党员马培清,同村民代表、扶贫干部围坐在院中,召开院坝会,了解华溪村“两不愁三保障”实施情况。

华溪村由此走进人们的视野,并被载入中国脱贫攻坚的史册。

一个初秋的傍晚,我抵达了华溪村先锋组,“初心小院”四个鲜红的大字立在马路旁,背后是一片茂盛的竹林。

一条青石板路,通向一栋土黄色的房子。一开始,我只能看见它黄墙黑瓦的背影。这条青石板,有一米多宽,已经上了年头,被磨得很平。一些调皮的青草,从石板缝间长出。

石板路第一个转弯处,有一座木制的门楼。两边贴着鲜红的对联——甜蜜华溪,幸福中国,横批:感恩奋进。

没错,我正沿着总书记走过的路,去亲近初心小院。心中,难掩的是激动;言语中,难掩的是兴奋;眼神中,难掩的是光芒。

青石板两边,种满了紫茉莉,此刻花开正艳,香似茉莉。小时候,老家的房前屋后,紫茉莉一开一大片。一帮小伙伴,经常举着它的小喇叭玩耍。而它成熟的种子是圆形的,黑色,像一个小地雷。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对这种花很熟悉,也很亲切。

路边的田里,种着一株株高大的木瓜树,木瓜已经有拳头大小。但这种木瓜不是吃的,是用来入药的。石柱盛产药材,早已远近闻名。

此外,田地里还生长着一种外形很像姜的植物,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对于喜欢大自然的我而言,每认识一种新植物,就像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黄精。黄精,又名老虎姜、野生姜,既是药材,又是食材,且营养价值十分丰富,常用来炖鸡。

村干部告诉我,黄精的成长期很长,一般需要5年以上。其根茎长得很像姜,每一节就意味着是一年。所以,判断黄精是不是成熟,看它的根茎就知道了。

当年,总书记沿着这条青石板路,步行察看自然生态、村容村貌,向乡村干部询问黄精产业的发展情况,勉励中益乡“选准了就把它发展好”。

我本次出行的目的地是一栋具有土家风格的三层小楼,门口是一个宽敞的院坝。4年前,在老党员马培清家前的院坝里,习近平总书记在此召开院坝会,细察深问乡情民情,为中益乡的发展擘画美丽蓝图。

“就是想实地了解′两不愁三保障′是不是能落实。” “看了这么一个村,我心里是有底的。”“党的政策对老百姓好,才是真正的好。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要落实好,乡亲们要一起奋斗,努力向前奔跑,争取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初心小院的每一处,都留下了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的目光、温暖的关切、殷殷的嘱托。

马培清一家人居住在小院里。今年,马培清老人已经90岁了,头发花白、精神矍铄,坐在门口的藤椅上,胸前佩戴党徽,脸上挂着笑容,看着一位位远道而来的客人。

在与老人的交谈中,“不忘党恩”是一个高频词。这是一名老党员发自肺腑的话语。她,用90年的光阴,见证了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史上最为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巨变!她是见证者、创造者,更是传承者、传播者。

如今,她是中益乡讲好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故事的“最美宣讲员”。一位多么和蔼可亲的老人啊!对于这样的老人,没有理由不尊敬、不学习。

我是带着忐忑的心情提出来,想与老人合张影。没想到,老人爽快地答应了。我蹲下来,在她坐的门口,留下了难忘的影像。照片上,我们都笑了,笑颜如花,一脸灿烂。那是我们当下心情的真实写照。

“先吃黄连苦,后享蜂蜜甜。”“政策引导脱贫路,民生改善幸福门。” “翻身不忘毛主席,脱贫不忘习主席。”初心小院,一副副对联,一句句标语,述说的是华溪村村民对党的感恩、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在初心小院,还建有初心书屋、初心邮局、初心广场,用初心步道连接至初心学院。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党的政策指引下,马培清一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中益乡干群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生动缩影。

房前黄精成片,屋后鲜花簇拥,党建团建的团队接踵而至,门庭若市,初心小院成为了中益乡“团建+研学”旅游发展的主阵地。

抬头看,初心小院的对面,是一座山峰,中华蜜蜂园的题刻若隐若现。小院就在群山的环抱中,像一个摇篮。这是一个锻造勤劳的摇篮,也是一个酿造幸福的摇篮。我想,这也就是“初心小院”得名的由来。

初心小院之行,让我找到了何为“初心”的答案。那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带领全国人民一起步入小康,创造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置身初心小院,你能强烈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赤子之心,发自内心地感谢党、感谢人民!

深受感动、深受教育、深受启迪。这是一趟砥砺初心的思想教育之旅,是一次牢记使命的现场教学。

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向中益乡的党员和广大群众学习,学习他们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壮志豪情,更要学习他们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冲天干劲!

undefined

返程时,我走了另一条路,经过了一片绿油油的菜园。豆角已经成熟,挂满了架子,魔芋和花生,枝叶葱茏,生机勃勃。

又看到了紫茉莉,有的种子已经成熟,我收集了几颗,准备种在家里的阳台上。我想,每一次看到紫茉莉,我都会想起华溪,想起那如童年般美好的初心。

(作者系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编辑:胡晨愉 熊冬梅 全丽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