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李立峰专栏|石柱见闻录④:天上黄水

——乡村振兴在石柱

作者:李立峰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10-16 14:48:06

去往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水镇的路上,车子沿着通畅的柏油路盘旋向上。在山道边,时不时闪现一处处水塘。可能稍不注意,就错过了一种神秘的植物。

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我们在一处宽敞的小院边停车。这里住着三两户人家,水塘是属于他们的。在征得主人家同意后,我们得以亲近这片水塘。

第一眼看上去,塘里长满了类似睡莲一样的绿植,漂浮在水上。只不过看上去更小,更迷你。

这种植物表面看其貌不扬,真正神奇的在它的根茎处。其根茎处有一种刚刚长出的绿叶子,被白色透明的胶包裹着,如同果冻一般。这,便是莼菜。

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看见大自然中生长的莼菜,也是第一次触摸它滑润得如同果冻般的果胶。那一刻,我觉得大自然既神奇又神秘。每一种生物都是巧夺天工的,无一例外。

莼菜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产地一般在12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生态优良无污染。

吃过它的人都知道,这是一道少有的山中珍品、人间美味。它是大山的馈赠,也是大自然的珍藏。

据悉,一名山东籍的博士被它吸引,千里迢迢来此创业,创办莼菜加工厂,研发出一种不用任何添加剂的即食莼菜,产品远销国内外,深受消费者好评。

一路上,除了可以看见莼菜田,还能看见莽莽森林边的一处处遮阴棚。棚子下面,就是大名鼎鼎的黄连了。

黄连对生长地的要求也极为苛刻,一般生长在海拔1000至1900米的密林中,产地必须凉湿、荫蔽。

黄水种黄连由来已久,据说其名字的由来,就是因为当地盛产黄连,一条小溪的流水常年呈黄色。

据介绍,全国超过60%的黄连,全世界超过40%的黄连,都产自这里。这一刻,我的内心小小骄傲了一下,一个世界之最就呈现在我眼前。

行走在黄水,你能感觉,大自然对这一方水土有着特别的偏爱。它用得天独厚的资源养育着山民、富裕着山乡。

山上,有三座水库,从小到大,依次是星星湖、月亮湖、太阳湖。这几个名字,在各地都不陌生,时有重名。但是将三者汇聚一起的,恐怕就只有黄水了。

星星、月亮、太阳,也贪恋这一方山水。因此,这里号称“天上黄水”。风也选择住在这里,大风堡是它的故乡。茂密的柳杉选择住在这里,成为土家人的绿色宫殿。

有山有水,有林有风,有黄连有莼菜,有民族风,有烟火气,这样的地方,打着灯笼都难找第二个。

黄水的平均海拔超过1500米,气候舒适,每年吸引来此避暑的“候鸟”多达二三十万人。这个数量,超过了不少山中县城的常住人口数。

以前,我们知道黄水,是因为它是全市最负盛名的避暑胜地之一,但不知道,吃上旅游和避暑这碗饭,只不过是近20年的光景。

20多年来,黄水人不懈奋斗,在各方的关爱下,一点点把小镇打造成如今的模样。它变得更美了。

一条专门的高铁,让它与主城的距离缩短到一个多小时。一场据说很盛大的演出,让山上的夜色唯美动人。医院、学校、培训机构,纷纷上山,完善的配套,让这里的避暑生活与城中生活没有什么不同,反而更加逍遥似神仙。因此,一些人来了就不走了,长住在此,伴阵阵松涛,伴清风明月。

为了一验所听所闻,我走进了黄水农贸市场,实地一探。那是一个清晨,市场里满眼都是绿色的蔬菜。一眼我就看见了莼菜,还有黄连花。

调动一个人对生活的激情、对美食的热爱、对人间的热恋,菜市场永远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在这里,你能感受到人间烟火气,想象着美食慰藉的满足,想象着围桌而坐的团圆时光和幸福亲热。

菜市场外的路边,是山民自发形成的市场。除了时令蔬菜水果外,刚刚采来的大脚菌、松树菇,诱得人口水直流。对美食中的极品,谁能有免疫力啊!

还有一种菇,当地叫刷把菌,而在我们老家,它叫鸡爪菌。想不到,在这里,千里之外,还能一眼看见故乡。

如今,黄水正在变得更美。全员发动、全面发力、全力以赴,努力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这是藏着小镇人的宏大梦想,藏着小镇人的壮志雄心,也藏着小镇人的美好未来。

祝福黄水,心想事成!

(作者系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编辑:胡晨愉 熊冬梅 全丽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