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丨我成了家乡的陌生人
作者:杨继超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10-20 16:49:57秋天被大自然的闹钟准时叫醒,他睡眼惺忪地伸个懒腰,不经意间的一个哈欠吹落了挂在枝头的树叶,轻飘飘地飞向地面,完美诠释了对落叶归根的理解,不经意间也拨动了我心头的乡愁。
正好年休假的余额比较充足,于是背起行囊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里,离开重庆再次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地方,踏上家乡的土地的那一刻起,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从四面八方扑过来,每一个毛孔都特别舒爽。
这次回来我清空了行囊,就是想把那些模糊的记忆重新找回来,防止我一点点遗忘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
东北的夏季是没有蝉的,何况这个初秋的季节里,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静。家里的老房子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一砖一瓦都是那么的熟悉,房前屋后的小树苗早已独木成荫,借着微风,欢快地挥舞着枝条,仿佛在欢迎我这个熟悉的陌生人回家。
爸爸妈妈都不在家,他们这辈人是很勤劳的,一闲着就浑身难受,动起来反倒能找到生活的意义和存在感,我也想看看他们一天的经历,体验一下他们当下的真实生活。
村头不远的地方在修一条国道,妈妈负责在那里指挥车辆,她逢人就会介绍说这是我们家孩子,我也会礼貌地打着招呼,认识的、不认识的,大家都是满脸质朴的笑容。妈妈还时不时回头问我热不热、渴不渴、怕不怕晒,也许你会感觉絮絮叨叨的,但对于长期在外地的我来说,却感觉格外亲切。
妈妈空了也会静静地朝一个方向沉思一会,由于修路导致很多地方参照物消失,我仔细辨别一会儿,发现那正是姥姥姥爷沉眠的地方,也许这也是母亲眼里时而快乐、时而忧伤的原因,可能是她不经意间回想起了曾经的点点滴滴吧。
姥爷去世时我还小,依稀有些零散的记忆。姥姥是看着我长大的,那个记忆里拄着拐棍的老人曾经对我倾注了无限的爱。如今我坐在姥姥的坟墓前,默默地诉说着这些年的所见所闻,虽然毫无逻辑可言,但我想她们还是喜欢听的吧,说着说着声音开始哽咽,眼泪不争气地掉落在地,迅速地钻进土里,希望姥姥姥爷在另一个世界里健康、开心、快乐。
回家后,妈妈会风尘仆仆地忙前忙后,做着我爱吃的饭菜,一起等着在外工作的父亲回来。父亲吃完晚饭还要去值夜班,我问他累不累,他说就是去睡个觉,我说我去,他说算了吧,荒郊野外的,你会害怕的。我的心头一震,虽然我早已过了而立之年,但是在父母眼里,我永远都是那个贪吃的小馋猫,天黑了不敢出门的胆小鬼,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所不在的,他们会因为你,关注那座千里之外从未去过的城市,一切都因为你在那里。偶尔降温了还会打电话来叮嘱你添加衣物,而很多人因为工作忙而打断他们的絮叨,电话那边的他们就像犯了错的孩子。静下心来想想,心里满满的愧疚。
每次回家都有数不尽的离愁别绪在心头翻滚,那种感觉只有在外漂泊的人才能懂。我独自走在老街上,发现村里的老房子越来越少,就像我对故乡的记忆一样,被当下的环境一点点替代、抹去。路边三三两两的老人有些已十余年未曾见面,以前上学偶尔在村里还能有一面之缘,后来发现,与许多人见的那一眼已成了最后一眼。
走到村子的尽头,遇见了初中同学冬子,以前的他是个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潇洒公子,三天两头换个工作,是个自己吃饱全家不饿的混世魔王,本以为一切都会这样继续下去,后来从父母口里得知,冬子父亲得了高血压和膀胱癌,母亲糖尿病,都不能干体力活,冬子只有回家当起了顶梁柱,下地、喂猪。我问他今后打算怎么办,他淡淡地说了句“这辈子就这样吧”。
我把这些所见所闻打包,小心翼翼地装在行囊里,写上日期,回到那个远离家乡的城市后,想家了也可以拿出来回味一番,虽不是陈年老酒,但亦可解忧。
编辑:孙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