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武隆:“三项机制”推动“三新”党组织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10-24 16:15:06

自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重庆市武隆区针对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以下简称“三新”)党组织涉及面广、覆盖领域宽、党员情况复杂等特点,着力构建“组织领航、联学联研、学干互融”三项机制,推动主题教育在“三新”党组织中“动起来”“热起来”,确保“三新”党员在主题教育中“不漏学”“不缺课”“不掉队”。

坚持“组织领航”,确保主题教育“新”有所向

一是摸清“两份清单”。通过“行业数据核查”和“乡镇(街道)排查”相结合,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党员”多轮次摸排,督促“隐形”党员“现身”,“口袋”党员“落户”,全面摸清“三新”党组织和“三新”党员“两份清单”。截至目前,67个“三新”党组织、605名“三新”党员已全部纳入主题教育。

二是注重分类施策。全面梳理单建党组织、联合党组织、功能型党组织、流动党员等情况,围绕理论学习、干事创业、基层治理、检视整改,靶向列出15项“三新”党组织主题教育规定事项清单。对党员人数少、党建工作基础较为薄弱的党组织,紧盯提升主题教育“两个覆盖”质量和规范组织生活制度,补齐党建工作短板。

三是推行“线状联络”。从区委非公工委、区民政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工商联等单位抽调骨干力量,成立“三新”党组织联络组,重点联络工业园区、物业行业、律师行业、仙女山度假区和城区“三新”党组织,其余党组织由26个乡镇(街道)党(工)委负责联络,形成“线状联络”体系,精准指导“三新”党组织建立“学习清单”“计划表”并督促实施,确保规定动作不缺项、基础工作不漏项,既实现“三新”党组织主题教育全覆盖联络、精准联络,又避免重复交叉、多头联络。

坚持“联学联研”,实现主题教育“新”有所信

一是推行主题党日“轮值制”。在“三新”党组织相对集中的凤山街道、芙蓉街道、白马镇、仙女山旅游度假区、工业园区、律师行业6个区域(行业),推行主题党日轮办轮值,将分散的“三新”党组织有机联结起来集中学习,实现党员联学、组织联建、资源联用、服务联做,党员集中参学率提升20%,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二是打造网络学习“云阵地”。针对“三新”党员职业多样、工作时间不固定等情况,除线下学习外,依托学习强国、微信群、钉钉群等载体开设“指尖课堂”“云上课堂”,定期推送学习“资料包”,组织“云会议”,学习规定书目、观看红色影片、分享读书心得,引导“三新”党员将“碎片化”时间转化为学习“黄金时段”。万舜汽车租赁有限公司党支部、快递企业党支部运用互联网手段,召开“线上”党员会4场(次),实现党员务工“不务学”。

三是搭建多元“联研平台”。通过“三会一课”“每日一学”“云交流”等载体,“线上+线下”组织“三新”党员结合行业特点、岗位职责,围绕“入脑入心一句话”“感悟收获一句话”“践言践行一句话”“我为企业(行业)献一策”,组织“三新”党员开展述学讲学、交流研讨,带动党员相互启发、学思践悟,积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发展动力。截至目前,武隆全区67个“三新”党组织开展交流研讨45场(次),向上建言献策90余条(次),被企业和主管部门吸纳30余条(次)。

坚持“学干互融”,推动主题教育“新”有所为

一是上下联动解难题。坚持需求导向,聚焦问题检视整改,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区建筑行业党总支针对“八大员”业务技能较低的问题,将60余个会员单位联合起来,聘请专业机构开展建筑“八大员”培训40余人、继续教育120余人;文化旅游产业链联合党委收集反映企业难题65个,及时处理企业难题60个,节省100余万元成本;物业行业综合党委充分运用物业纠纷调处联席会议机制,联动公安、司法等部门及社区调处物业纠纷14起;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开展“我为企业减负担”行动,为2000余家会员减免会费132.16万元。

二是志愿服务作表率。深入开展“亮身份、当先锋”行动,在企业、店铺设立“红岩党员先锋岗”“党员经营户”,鼓励“三新”党员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在城市服务中锤炼党性。福康医院、博爱医院联合建筑企业组建“党员义诊小分队”,深入村(社区)、重点项目工地开展急救知识技能宣传14次,受益受众900余人次。区律师行业党总支组织5个律师党支部开展“律师惠民公益服务活动”,深入机关、单位、企业、社区等宣讲《民法典》56场次,进村(居)、进企业开展法治培训48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7场次,接受法律咨询700余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2件,化解矛盾纠纷19起。

三是结对联建促治理。聚焦基层治理,深化“民企进村·助力振兴”与社会组织“千社报到·治理增效”专项行动,采取“一对一”结对联建方式,67个“三新”党组织与67个村(社区)党组织签订联建协议,推行实施一个联建项目、开展一次联建活动、办成一件实事、帮助解决一个难题“四个一”制度,以实际行动扛牢社会责任,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截至目前,推进实施联建项目67个,帮助群众解决问题26件(次)。


编辑:王余婷 熊冬梅 全丽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