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前方专栏|霜降碧天静
作者:魏前方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10-24 19:41:06昨天刚过重阳节,今日太阳抵达黄经210度,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紧随重阳节接踵而来。
霜降是由秋天向冬天过渡的节气,历时十五天。古代气象学把这十五天分为三个阶段——头五日,食肉动物开始捕获猎物,并将捕猎食物先陈列,再食用;又五日,大地枯草倒伏,树叶枯黄飘落;复五日,蛰虫在洞中沉睡,不食不动,进入冬眠状态。据《二十四节气解》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表示霜降时节的气温会骤然下降,天气变冷,如果晚上气温降至零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植物上凝成针状或六角形花状的白霜。
“霜降水自落,春浓花欲迷。”在秋冬交替的十字路口,南方的霜降比北方要晚一些。当黄河以北“霜降滮池浅”,大地上溪流渐瘦,寒蝉噤声,青蛙冬眠,蛇鼠归穴,芸芸花草香消玉殒之时,江汉平原仍然是“霜降月弥辉”,广袤的原野上田畴青葱,橙黄橘绿,杏叶如金,枫叶似火,层林尽染,秋韵正浓,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收割后的稻田已经翻耕,早播的麦子已经泛出浅浅的嫩绿。盛开的菊花在秋阳下是那么艳丽,柿子树上的小灯笼,挂着透心的甜蜜。
霜降时节是乡村农忙季节。此时,晚稻、玉米、大豆、高粱、棉花等农作物已经收获,乡亲们趁着晴天“晒秋”,晒稻谷、晒棉花、晒大豆、晒花生,把玉米棒结成串、把高粱穗束成团、把红辣椒串成圈,整整齐齐地挂在屋檐下,晾晒一个丰收的秋天;此时,农田里的玉米、大豆、高粱、棉花等农作物秸秆已经拔除,乡亲们会把它们堆放在打谷场或院落里,灭除其中的虫卵和病菌;此时,土壤的墒情正好,乡亲们会不违农时,翻耕土地,栽植油菜,播下小麦、蚕豆、豌豆,播下明年丰收的希望。
霜降时节也是乡亲们“忙中偷闲”享受生活的时候。他们深谙“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五补”之法。夜间,乡亲还会在村边的广场上,借着太阳能路灯的灯光,跳几曲广场舞,以放松身心,享受张弛有度的生活。
“霜降碧天静,秋深景自迷。”花草树木经历深秋霜降之后,该凋落的凋落了,该敛藏的敛藏了,但在乡亲们的眼中,这些都是季节轮回的规律,霜降之后是冬天,严冬过后,一定是百花盛开的春天。
(作者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