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时评|增强网宣工作“点状思维”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10-26 10:03:48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当下,时代新要求、传播新技术和媒介新格局相互交织,对网宣工作如何筑牢思想共识、协调社会关系、正确引导舆论提出了新挑战、创造了新机遇。党员干部要切实增强网宣工作“点状思维”,精准找对“契合点”“融通点”“引导点”,持续增进网民群体的情感认同、群体认同、价值认同,推动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找准共情共鸣“契合点”,塑造情感认同的“朋友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情不关己,无人点击。网宣工作要引发共情、激发共鸣,关键是要找准“契合点”,真正“说对事”“抒准情”,说到网民群体目光关切的点上、情感迸发的点上,走出“谁写谁看”“写谁谁听”的传统困境。“说对事”就是要增强“热点思维”,方式上,要坚持“碰热点”与“造热点”相结合;内容上,要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典型案例、重大事件和先进人物,围绕“热点”明确网宣主题和核心内容。“抒准情”就是要涵养“共情意识”,紧扣网民群体情绪较集中、易集中的领域做文章,既讲好高流量、高聚光的热门故事,也讲好平淡平凡烟火故事、有理有据真实故事、惩恶扬善正气故事,以丰富有料的共情内容、高质有效的共鸣内核,让网民群体有兴趣、有感触,进一步增强网宣工作的受众粘性。
找准网言网语“融通点”,打造群体认同的“大家庭”。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频频“出圈”,成为众多网友的“晨读早报”;杭州亚运会系列BGM火爆全网,亚组委回应“年轻人更懂年轻人”;网络热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将“来世还在种花家”的家国情怀深植在许多青少年内心……诸多热搜案例启示我们,话语“同频”才能更好实现思想“同屏”,才能更好融入网民群体这个“大家庭”。党员干部找准“融通点”,就是要积极运用适合“网上冲浪”的“网言网语”,学会用网民群体的话风话术说故事、摆道理、扬精神。要多接“地气”,不用晦涩难懂的“专有名词”,少用死板严肃的“长空假”,常用朴素易懂的“家常话”,以“短实新”文风靠近民意、走入民心。要敢说“新话”,警惕成为“装在套子里的人”,以开放包容心态看待“流行语录”,对其中有益有趣、广泛流传的“网络精句”,要大胆用、合理用,构建更年轻、更活泼的新的话语体系。
找准正向正确“引导点”,营造价值认同的“舆论场”。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主战场、主阵地。找准“引导点”,就是要坚持“正向正确”导向,以“网络正能量”凝心聚力、成风化人,推动网络空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要有以“核心”聚人的责任担当,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网上宣传教育,做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化、大众化、生活化和主流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网络空间“能听到、听得懂、可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网民群体人人皆知、自觉遵守、普遍推崇的行为习惯和价值准则。要有以文化人的自觉主动,大力弘扬、深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彰显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具有高雅品位的主旋律声音在网络空间占据主导地位,引导网民群体共建向上向善精神家园。
编辑:王余婷 熊冬梅 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