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王超专栏|​青年毛泽东的信仰选择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

作者:王超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10-26 10:04:23

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青年毛泽东的信仰选择和心路历程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活动家经历的一个鲜明缩影。回顾毛泽东信仰确立的心路历程,景仰毛泽东救国救民的初心使命,能够为我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

孩儿立志:学不成名誓不还

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离开闭塞的韶山冲,走出乡关,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此前,毛泽东读到了早期改良主义思想家郑观应的《盛世危言》,书中的改良主义主张对毛泽东的思想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他逐渐知道了维新变法。

临行前,他改写了一个叫月性的日本和尚写的言志诗,夹在他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其中写道:“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自出乡关,毛泽东进入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学习。在东山高等小学堂学习期间,毛泽东较多地接受了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思想的政治启蒙。他崇拜康有为、梁启超,读到了梁启超创办的《新民丛报》,并写下了批注,主张效仿英国、日本,进行立宪变法。从相信孔孟之道到赞同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再到崇拜康有为、梁启超,主张效仿英国和日本实行君主立宪,这是毛泽东早期思想发展的第一个阶梯。

image.png

因为学习成绩突出,经过5个月的学习,1911年春,毛泽东考入位于湘乡县(现湘乡市)驻省中学,从湘乡县城来到省城长沙读书。当时,湖南的革命活动十分活跃,孙中山主张的推翻清政府的民主革命思潮已经成为时代主流。

读书期间,毛泽东读到同盟会创办的《民立报》,接触到了革命的言论。受黄花岗起义影响,毛泽东撰文提出,由孙中山做大总统,康有为作内阁总理,梁启超作政府外交部长,拥护孙中山及同盟会的纲领,支持革命党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虽然这种构想不够现实,但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公开发表政见。此时的毛泽东已由一年前接受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思想急速地转变为接受孙中山主张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面对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等各种主义盛行,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后,毛泽东兴奋异常,在10月下旬投笔从戎、报名入伍,但不到半年即退出军队;他报考过警察学堂、法政学堂,还报考过肥皂制造学校、商业学校等等。在湘乡驻省中学读书的半年以及当兵的半年,毛泽东的思想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他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也了解到江亢虎鼓吹的社会改良主义,走到了当时时代思潮的最前沿。

管却身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经过大半年的摸索,毛泽东决心重新回到学校读书。1913年春,他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因学校合并,1914年秋被编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八班学习,直到1918年6月学成毕业。湖南第一师范先后聘请了一批学识渊博、思想进步、品德高尚的教师,毛泽东在此学习期间,正值新文化运动,他受徐特立、杨昌济等进步教师的影响,成为《新青年》的热心读者,崇拜陈独秀等人。

image.png

这一时期是毛泽东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确立的重要时期,也是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思想碰撞愈演愈烈的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已经历了近八十年的风雨飘摇,军阀混战,百业凋零,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深渊中。面对当时的局面,孙中山曾沉痛地说:“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

毛泽东作为一代热血青年,怀抱救国救民初心,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发出了自己的呐喊和呼声。1915年,在《五古·挽易昌陶》中,他写道:“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荡涤谁氏子,安得辞浮贱。”抒发了一个热血男儿的忧国忧民之志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

袁世凯政府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后,毛泽东奋笔题写下四句誓言:“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再次表达了青年毛泽东对民族危机的沉重忧虑、对卖国政府的极大愤慨和救国救民的责任抱负。

1915年9月,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化名,在长沙一些学校贴出“征友启事”,提出要结交能刻苦耐劳、意志坚定、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青年,得到了罗章龙等人的响应。

1918年,他在赠予罗章龙的送别诗中写道:“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毛泽东认为,大丈夫应该把浩渺的宇宙看得如同小米一样,天下动荡青年不要迷惘彷徨,世间大事需要这一代青年来处理。他认为首先要抓好身心修养,使自己胸有成竹,头脑日日新、事事美。

毛泽东俯视沧海横流和纷纭世事,展现了一派斯人能当大任的雄心气概。没有“胸中日月常新美”的人格之志,何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之志,以至“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世界大同之志。

在此期间,毛泽东担任湖南一师学友会总务兼研究部长,在他的周围,逐渐聚集起一批追求进步、志同道合兼具家国情怀的青年,其中大多数是一师的学友,都有一种“奋斗的和向上的人生观”,他在学校和革命的实践中不断实现自身的蜕变。

受新文化运动思潮的猛烈冲击,毛泽东思想上发生剧烈的变动。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与进步同学蔡和森、何叔衡等人发起成立了学术团体新民学会,其目的在于“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和风俗”,毛泽东担任干事,不久主持新民学会会务。6月,25岁的毛泽东结束了5年半修学储能的学生时代,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

这一时期,毛泽东树立了“世事纷纭从君理”和“胸中日月常新美”的人格之志,他和进步同学进行了各种反对军阀的革命斗争,为此后的主义之志、信仰之志奠定基础。

指点江山:改造中国和世界

因响应赴法勤工俭学,1918年8月,毛泽东同20多名青年来到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北京。11月,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亲耳听到了李大钊的演说《庶民的胜利》,读到了李大钊发表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受其影响,25岁的毛泽东开始具体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爆发后,毛泽东当即以新民学会会员为骨干,5月底发起成立湖南学生联合会,毛泽东成为实际领导者,组织湖南学生实行总罢课等爱国运动。

为了更好地宣传革命思想、激发群众革命热情,1919年7月14日,毛泽东发起创办湖南学联刊物《湘江评论》,担任主编和主笔,一个多月内为《湘江评论》撰写了《民众的大联合》等40篇文章,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声望和赞誉。

1919年12月,为驱逐湖南反动军阀张敬尧,毛泽东率领赴京的驱张代表团到达北京。这期间,在李大钊的影响下,他对布尔什维主义的兴趣愈加浓厚。1920年5月,毛泽东再赴上海,期间拜访了陈独秀,这时陈独秀与李达、李汉俊等人正在筹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毛泽东后来回忆说:“陈独秀谈他自己的信仰的那些话,在我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这个时期,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南陈北李”以马克思主义者炽热的革命情怀感染了毛泽东。“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经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湖南自治运动的失败更让他深刻明白:“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

这说明,几年来,毛泽东经历了一条复杂曲折的心路历程,现实的教训使毛泽东不再对社会改良等道路存有幻想,他从此前倾向于社会改良主义,到信奉无政府共产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急速转变到信仰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

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不久,陈独秀给毛泽东来信,建议在湖南也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并给毛泽东寄来了《共产党》月刊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此后,毛泽东同何叔衡等以新民学会、文化书社、俄罗斯研究会为掩护,着手湖南的建党建团工作。1920年11月,毛泽东和何叔衡、彭璜等6人成立了以新民学会骨干为核心的长沙共产主义小组。

1921年1月初,毛泽东等人将新民学会的宗旨改变成“改造中国和世界”,这成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进步青年的毕生追求,新民学会也逐渐发展成为信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革命团体。学会中有30多人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许多人物成为了党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有10位后来成为中共中央委员,有7位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有近20位被追认为烈士,他们为人民解放事业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image.png

党的一大之后,中共湖南支部成立,毛泽东担任书记。他注重在工人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发展党的基层组织,着手开展工人运动。这一时期,毛泽东作为建党、建团初期的实干家和忧国忧民的热血青年,在湘江的波涛中指点江山,拥抱五四运动大潮,成为湖南革命和大革命的播火者,成为湖南走在时代前列、肩负初心使命的革命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年轻的毛泽东同志,‘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既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仰天长问,又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浩然壮气。”这种形象是青年毛泽东形象的最好定格,也是早期党的领导人和青年活动家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形象的鲜明缩影。

作者简介:

王超,重庆红岩干部学院青年骨干教师,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研究人员,共青团中央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成员、重庆市青年讲师团成员、沙坪坝区社科联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主讲中共党史、党章、毛泽东诗词、红岩精神等专题课程,曾获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精品党课、重庆市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重庆市党校系统精品课、重庆市党校系统教学比赛一等奖等教学奖项。在《人民日报内参》《学习时报》《当代党员》等报刊发表论文50余篇,获重庆市政府发展研究奖等学术奖项10余项。

undefined

编辑:刘桂池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