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波专栏|铁架山下的黑土地
作者:于波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10-28 17:14:12“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自撷溪毛充晚供,短蓬风雨宿横塘。”这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晚春田园杂兴》里的名句。诗里赞美的是土地果蔬繁茂,随处皆可充饥露宿。诗外对田园肥沃的溢美之意不言自明。
周末我和几个友人来到市郊的铁架山,脚下便是这样一处鸟语花香丰腴肥美的城外良田。
铁架山已在时代的变革中,被划为市郊乡下。村里的年轻人都因为读书或者务工,离开了田地,离开了家乡,奔赴时尚喧嚣的都市,留下这母亲一般的土地,和父亲一般守护土地的老农人们。附近村里年长的农人们,有的也曾从这里走出去,在城里转了一圈,又走回来,找准了梦想的方向,开始沉下心好好建设这片土地。
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恰巧是芒种五月。穿过民居村落,入眼的就是满坡满眼的鲜活翠绿。漫山遍野的大棚,玫瑰树,樱桃树,没有嫁接的品质更高的南果梨树。南坡上碗口粗的樱桃林子正当季,一人多高的树上,枝叶间,这一点那一片,坠了串串深橙浅粉暗红的大樱桃。汗津津的日子里,远途的人们光是看见这晶莹彩色的果实,就已经口舌生津,立刻联想到古时那个望梅止渴的典故,干燥的喉咙立刻得到舒缓,浑身的热气也仿佛一瞬间凉爽。我们加快了脚步,走进林子被绿荫覆盖,穿梭在枝丫间,摘几把晶莹剔透的樱桃果子放进嘴里,立刻滋肠润心,疲劳顿消。
来享受大自然馈赠的,不只慕名而来的我们,还有两只飞来吃樱桃,却折戟沉沙,把脚趾缠在挂网里的喜鹊。我这才注意到樱桃园的外围挂满了绿色镂空的织网,远处并不影响观林,织网的绿色和林子的绿色浑然一体,近了才能发现。那织网细密得连人的手指头钻进去都费劲,何况喜鹊的身体了。
同行的两个文友费了好大的耐心,才把喜鹊的脚爪从网眼的钩挂中解放出来,随它们自由飞去。
管理樱桃林的农人说,这网就是拦挡喜鹊的。喜鹊是杂食鸟类,遇虫吃虫,见果吃果,一向令农人喜忧参半。完全捕杀吧,庄稼会闹虫害,预防为主吧,又真是防不胜防。它们一般都是成群结队地来樱桃园扫荡,还非常聪明。如果合作社的人为了吓唬它们,在果园里,扎草人扣个安全帽吓唬它们,第一天,它们会盘旋一阵,呼啦啦一下子都飞跑了,但是第二天,它们好像开过会似的,就又成群结队地来了,不但不害怕,还纷纷在草人帽子上跳舞。所以樱桃园的四周,不得不提高防护成本,扯上一圈两米多高的防鸟网。
“种地也有大学问,和天斗和地斗,还得和喜鹊斗智斗勇。”我不禁感慨道。
“那可不,种地的门道可多了。首先要懂得敬畏。我们进蔬菜大棚之前,门口都准备一盆水,必须要洗脸洗手。因为日常用的护手霜雪花膏之类的,都是化学物品。带进果蔬棚子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挂果,即使挂果了也还有味道。你比如说,黄瓜正在授粉阶段,化学品的味道影响了它的自然规律,如果不能挂果那就谎花了。”一位樱桃园边的大姐说。
我第一次听到“谎花”这个词汇,不禁新鲜好奇,马上上网查找。原来谎花就是植物的花朵授粉无效,没有结出果实。细品这词还真有道理,植物开花就是为了结果,植物也有植物繁衍下一代的心思,如果因为外在原因不能结果,那花白白开了,不就是被谎了吗。
这在农田可是大事。于是我蹚着雨后泥泞的山路,去看没有被谎花的农作物。
铁架山以一山之隔,将城市的喧嚣繁闹阻挡于外,安静的供养自己怀抱里的果木植株。南坡山地和缓平坦,地理的优势,没有北风持续的侵害;充沛的阳光,利于农作物的日照光合。因而一路上满目所见,果园、花海,菜蔬怡然自得地在泥土里扎根生长。路过之处绿野养眼欣欣向荣,令人不禁想象待到深秋,这一片翠绿转为金黄之后的丰收。
山路边便是一座规模不小的冷库,每年可以储藏不少应季果蔬,留待供应春节或者厂矿食堂的日常膳食。没走多远,看见前面的玫瑰园,腿脚轻快的飞奔而去。
玫瑰园铺天盖地一眼望不到头。引进种植的是食用类的品种。植株不高,香气却极为优雅浓郁。摘几瓣绯红的花瓣泡在水里,芬芳香气竟三日不散。合作社专门开发了玫瑰花饼。金黄的面酥手掌大小,掰开是暗红色的花馅,散发着淡淡的花香。
顺着山路转过去,远远看见了一排青黑色的果蔬大棚,横卧在山坡的崖头,犹如列队驻守的兵营。而崖下就是错落而居的农户人家。
崖头的风硬,两个大棚的龙骨和塑料却看起来簇新。这好像不合常理。
我一问刚才那位大姐才知道,是因为去年冬天那场百年不遇的暴风雪,压塌了这两座大棚。正值严冬,大棚里的果树蔬菜不能失去保温功能。
两座大棚急需修缮,是笔不小的费用。没想到的是,热爱这块土地的村民们连夜拿出自己的养老钱,买房钱筹款;天明就开来了挖掘机,铁轨车等机械设备帮忙。
两座大棚在天寒地冻中,仅用了不到四十天的时间,赶在春节前就投入了使用。
热爱土地的人们,没有豪言壮语,不羡慕诗和远方,他们的眼里只有脚下踏踏实实的土地。
这块铁架山下的黑土地,就像一位久经风霜,被生活磨损得粗粝的女子,在热爱她的农人的呵护中,重新焕发着青春丰饶和风采。
(作者系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王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