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涪陵区马武镇:党建为“笔”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11-10 11:39:12

党建引领是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涪陵区马武镇党委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聚焦“党建+”,围绕人才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三大方面狠下实招,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引擎”,把基层党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乡村振兴中开创新局面,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党建+人才建设”强化干事“内生力”

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是引领乡村发展的动力源泉。马武镇党委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坚持以“配强队伍、提升能力、优化结构”为目标,强化党委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人才工作“一盘棋”思想。

针对农村干部后继乏力的现状,全面落实“双培双带”机制,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青年农民、产业带头人发展成为党员,今年全镇预计新发展35岁以下农村党员7名,同时,通过摸底调查、入户走访,及时发展储备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深挖细选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50人。

坚持拓宽青年人才平台,推行导师传帮带制度,帮助年轻干部尽快提高岗位业务素质,以良好的作风和能力开展工作;每季度开展“站起来 跳起来 跑起来 苦干实干加油干 创先争优作表率”干部大讲堂活动和年轻干部交流座谈会,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上半年,共计25位年轻人走上讲堂,谈感想、讲心得、话发展、促行动。

“党建+产业发展”壮大发展“硬实力”

产业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长久之策。马武镇坚持“农旅”产业融合驱动,跑出村集体经济“加速度”。

做大农业产业,打好特色发展组合拳。围绕涪陵区“2+X”产业布局,依托驰邦、翠神等农业企业和金天汇等农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2023年上半年,马武镇全镇发展种植中药材1000亩,大豆玉米复合种植1300亩,羊肚菌、竹荪等蔬菜种植21000亩,新发展种植花椒、杉树等特色产业500余亩,强化7500亩优质果品基地管理,种植南方早熟梨、猕猴桃、蓝莓、李子等优质特色伏淡季果品10000亩。此外,今年上半年,马武镇发展家庭农场1家,同时申报“四化”家庭农场2家。

坚持以旅兴农、农旅融合,探索“农业企业+ ”的发展模式。依托从古到今、坪上花溪等多家农业企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旅游业,打造集研学、休闲、赏花、采果于一体的旅游观光农业园,持续推动石朝门鲜花小镇、方碑古今花海、太和康养基地、文观白鹤湾和羊肚菌文化基地一体化协同发展,进一步推出坪上乡村“一日游”线路,推动景区资源共享。

“党建+基层治理”重塑乡村“吸引力”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马武镇党委着力于健全完善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整体效能。

抓网格强堡垒,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马武镇党委聚焦基层治理管理粗放、运转低效等问题,积极推进“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基层治理指挥中心高效运行,通过科学划分网格、整合力量下沉、明确工作职责,实现“多网合一、一网多用”。截至目前,全镇优化建立网格126个,配备网格长、网格员187名。

促自治增活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作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群众的思想境界、道德水平、文化素养。同时,建立“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响应”机制,组织党员群众常态化村庄清洁行动,推行垃圾分类示范村建设,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下一步,马武镇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突出马武特色优势,探索建立“一村一策”,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围绕“四镇三地”发展目标,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


编辑:王婉玲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