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三服务”干到实处

——重庆上下联动扎实推动主题教育入心见行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11-13 10:56:01

引进来的人才该如何办理落户,可享受哪些购房和租房政策?动动手指就能找到答案。

不久前,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探索建立党建统领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服务“123”工作体系,从散落在多个部门的280个服务事项中,首批优选了37项人才高频服务事项,制成服务清单,并完成线上系统集成。人才只需一次性提交资料,就能轻松办理业务,安心扎根奋斗。

这项举措的出台,是重庆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常态化开展“三服务”,走出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新路子的生动缩影。全市各部门各区县认真践行宗旨意识,强化统筹协调,出台真招实策,积极为基层赋能增效,为企业纾困解难,回应群众急难愁盼,让“三服务”更加惠民有感。

精准“松绑” 激发基层干事活力

还没踏进单位大门,重庆市公安局江北区分局寸滩派出所民警王小丹就习惯性地掏出手机,点开工作App,进入社区工作版块。经系统梳理,近期她有哪些工作任务,哪些工作临近办理期限需要优先完成,全都被清晰罗列,一目了然。

这款App名为“小派助手”,由江北区公安分局科技信息化科联合重庆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总队共同开发,于今年5月正式投用。

“之所以开发这款App,就是想以大数据的力量为公安工作赋能,帮基层民警减负。”江北区公安分局科技信息化科警务技术一级主管、重庆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向晖表示。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警务是公安工作的基础,也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面广、事务繁多。扎根派出所7年的工作经历,让向晖对社区民警的繁忙状态有着切身体会。

江北区有18个派出所、数百位社区民警,除值班、备勤、巡逻等任务外,每位民警每月还需开展入户检查登记、基础信息采集、防诈骗宣传等工作。就拿入户检查登记来说,根据不同检查对象,检查频次各有要求,到了什么时间段该检查哪类对象,都需牢记在心。

过去,接到工作任务后,多数民警都习惯记在笔记本上。要是任务堆积,难免会有所遗漏,翻笔记挨个梳理,又得花一番工夫。

要想帮助社区民警合理规划工作安排,提升警务工作质效,数字化手段是一大助力。

紧盯上述“痛点”,向晖和团队成员花3个多月时间,按照“数据统一上台、任务分块罗列、问题及时提醒、工作全程展示”的思路,研发出“小派助手”。

该款App划分了日常事务、社区工作、警务区三大版块,针对社区工作,下设采集、检查、宣传三大类近50项功能,还与市级相应App实现“一键跳转”,让民警能随时查询当前任务、警务区基本情况等。借助数据整合,也能更直观地监督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实现基础警务闭环管理。

帮助基层民警指尖“松绑”的还有重庆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研发的“交巡执法通”App。该款App已具备六大类88项功能,不仅可快速核查车辆、驾驶人等信息,实现“秒级预警”,执法数据还会自动进入全国统一违法处理系统,实现执法过程回溯倒查。同时,该款App集成了扫码缴款、手码备案、信息查询等33项便民服务,让交巡警只需携带一部手机、安装一个应用程序,就能完成大部分路面执勤执法工作。

变化不止发生在“指尖”。

深化制度“松绑”,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大力实施数字重庆建设应用“一本账”制度,从源头上防止应用程序碎片化建设、同质化开发,明确对于增加基层负担、存在形式主义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一律不安排预算。

助推文会“松绑”,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乡村振兴局推行“文”“会”单行,以会议形式部署的工作不再另行发文,以文件形式部署的工作不再开会。

各部门各区县纷纷为基层干部减压“松绑”,让他们卸下文山会海“包袱”,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职工作中,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深入一线 助力企业纾困发展

“你们之前递交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已经通过,根据区里出台的激励政策,可以享受1万元的入库奖励基金。”前段时间,重庆市永川区中山路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人李光进带着一本《科技创新政策汇编》,赶往重庆新感觉建材有限公司。刚进生产车间,见到公司总经理阳维泉,李光进就高兴地和他分享起这个好消息。

新感觉建材公司能成功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离不开服务企业专员的指导。在中山路街道,服务企业专员以村(社区)为单位,定期走访企业,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需求,并通过上门讲解答疑等方式,将事关产业升级、科技创新、金融支持等的涉企热点政策送到企业“家门口”,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不仅是设立服务企业专员,在常态化开展“三服务”过程中,永川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还在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重点企业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建立起“区领导、部门、镇街(园区)”三级服务企业机制,千方百计助企纾困,今年以来已办结企业问题350余个。同时,充分利用市级“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服务平台、区级“永企惠”企业服务平台等线上渠道,结合实地调研、现场办公会、专题协调会等线下活动,永川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走访企业400余次,组织宣讲活动10场,为企业申报绿色工厂、科技“小巨人”、“专精特新”企业等提供“一站式”服务指导,确保其申报成功。

助企发展,各区县立足实际、新招频出,市级部门也主动深入一线,为企业排忧解难。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建立起联区县、联园区、联企业服务网络,送政策、送资源、送帮扶,全面落实生产任务、改革任务、发展任务的“三联三送三落实”机制,由每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带领2—4个处室,每个处室结对服务1—2个区县及其产业园区,实现全市41个区县、50个产业园区联系服务全覆盖。

在该项机制推动下,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装备工业处、汽车工业处、智能化处等处室和重庆市能源利用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永川区,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帮扶。

政府精准服务,企业也稳扎稳打,很快便收获满满:重庆华中数控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广数机器人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入选全市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重庆本创机械有限公司、重庆科兆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顺利转型生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庆市东鹏智能家居有限公司等完成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现产业绿色转型。

主动走出办公室,走进园区、社区、街头,近距离倾听企业心声,“零距离”助企纾困解难,主动谋划利企便企举措,打通企业生产经营全链条堵点,种种举措正被各部门各区县摆上工作案头。

在丰都县,“1号茶叙日”搭建起政商沟通桥梁。每月1日,该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邀请部分企业负责人,以茶叙形式,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共话发展愿景。

在巫溪县,全县非公党群服务中心成为企业家们的“筑梦之家”。该中心设置了综合接待区、“店小二”代办区等11个服务场所,为非公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

办好“小事”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来一趟就办好了特殊疾病申请,省时省力还省心。”在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医保服务站,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特病卡”的黄女士不由连连感叹。

黄女士患有肺结核和慢阻肺,需长期服药。此前,要想申办特病业务,她需先在医院进行集中鉴定,再将鉴定结果交予北碚区医疗保障局,待审核通过后,再前往区医疗保障局领卡。不同病种的申办时间不一,有的要花费近1个月。

9月1日,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医保服务站的落地,让申办流程化繁为简。当天,黄女士拿着病历报告和医生开具的特殊疾病诊断单,提交资料、填写申请后,很快就通过审核,顺利领卡。

医保服务站好比开在医院的医保服务专窗,可为参保群众提供“一窗受理服务”,方便其就近办理生育保险待遇申领、特殊疾病定点医院变更、待遇享受情况查询等10个高频事项。根据参保群众需求,今后,服务事项还有望增加。

少填一张表、少进一扇门、少跑一趟路,看似小转变,却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便利。在重庆市医疗保障局“三化一能”(政策简化、流程优化、宣传深化、信息化赋能)建设推动下,全市已建起196个医保服务站,涉及23个区县。更暖心的是,服务站不仅数量越来越多,设立地点还从医疗机构逐步扩展到药店、银行网点、工业园区、CBD中央商务区等地,距离群众越来越近——

就在今年8月,渝中区化龙桥企业天地、解放碑WFC两个医保服务站正式挂牌,共计可为区域内上万家企业、6万余名群众提供服务。每月,渝中区医疗保障局还会安排工作人员来此现场办公,开设“惠企课堂”,帮助企业及时掌握最新政策,打通服务企业、群众“最后一公里”。

伴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川渝两地医疗保障局还携手共建成渝双城医保服务站。借助标准统一、信息赋能,不用两地奔忙,参保群众就可在此顺利办理医保业务,实现“进一扇门、办两地事”。

业务经办环节越来越少、提交的材料越来越薄、办理速度越来越快,各项惠民举措正不断“上新”落地。

在着力优化政务服务流程、优化群众办事体验的同时,各部门各区县还将关注点投向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给予他们更多关怀和帮助。

在重庆市沙坪坝区井口街道美丽阳光家园社区,张大明夫妻几乎每天都会去楼下的养老服务中心吃午饭。作为全市特大型公租房社区,美丽阳光家园社区拥有常住居民3万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8000余人。养老服务中心的落成,帮助老人们在家门口舒心养老。

着眼于公租房社区养老服务需求,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已助推21个市级公租房小区建成9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31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帮助大批老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安。

“感谢区残联和街道,帮我找到了人生第一份工作。”畅想着职业规划,家住渝中区石油路街道的苏雨喜不自禁。因患有脊髓型肌肉萎缩症,苏雨被确诊为肢体残疾二级。尽管饱受疾病摧残,但她没有向命运屈服,通过自学获得四川外国语大学自考本科学历、日语N1级证书。

了解到苏雨渴望走向职场、自力更生的愿望,渝中区残疾人联合会、渝中区肢残人协会联合街道、社区多次到苏雨家走访,对接辖区单位,帮她在重庆一家眼科医院找到工作。

伴随“百千万惠残助残行动”的开展,“苏雨”们的职场梦正一步步变为现实。在重庆市残疾人联合会推动下,今年全市已累计建成“渝馨家园”90家,新增残疾人就业2000余人,完成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上万户,进一步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编辑:杨涛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