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七一观察|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11-13 15:09:56

2023年10月,党中央召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必将载入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册。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下,推动新时代新征程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发展,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

强化理论思维,科学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价值蕴含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文化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也是新时代新征程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指引。

要科学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历史逻辑。习近平文化思想,是立足世情国情社情党情深刻变化,在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规律、总结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伟大成就中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只有全面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历史必然性,才能切实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思想自觉。

要科学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迈进”等重大问题,是一个视野宏阔、逻辑严密、内涵深邃的理论体系,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只有全面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原创性,才能切实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自觉。

要科学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文化思想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的真理伟力和实践伟力。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成为新时代新征程奋力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全面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价值性,才能切实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行动自觉。

强化系统思维,积极构建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新格局

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全党动手、全社会参与,以系统思维加强对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布局,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宣传思想文化部门牵头负责、各方面力量协调联动的“大宣传”“大思政”“大文化”工作格局。

积极构建“大宣传”格局。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原则,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才能形成推进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强大合力。宣传工作部门要跳出“宣传”看“宣传”,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既要打破宣传工作领域内部的壁垒,又要打通宣传工作同其他相关工作的内在关联,建立健全“大宣传”工作体制机制。

积极构建“大思政”格局。新时代新征程,要始终坚持“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工作理念,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上好“大思政课”,实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要加快构建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实现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大思政”工作体制机制。

积极构建“大文化”格局。文化既是民族的血脉,也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但在一些高校教育工作者看来,教学科研工作是“硬任务”,而校园文化建设是“软要求”,且相较教学科研而言,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在短时间内不一定能够显现,因此对校园文化缺乏足够重视。同时,校园文化建设的人员、资源、平台等要素缺乏有效整合,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缺乏协同布局和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牢牢掌握党的文化领导权,把握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战略导向,动员校内外各条战线各个部门共建共享校园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建立健全“大文化”工作体制机制。

强化创新思维,深化拓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实践路径

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以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文化建设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努力推动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跃上新高度。

推动理论武装入脑入心。持之以恒用科学理论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以理论上的清醒促进政治上的坚定。学校党委要第一时间组织学习、第一议题研究部署、第一责任带头引领,在全校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新热潮。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通过不同形式,引导广大师生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真学真懂真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坚定信仰者、模范实践者、忠实传播者。

推动工作实践创新创优。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顺势而为、守正创新,推动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实起来强起来。坚持“七个着力”,多措并举构筑思政育人新体系,多向延伸推动媒体融合新发展,多方协同塑造文化建设新品牌,多点突破培养文化建设新人才,围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的文化使命发出高校声音、汇聚高校力量。

推动研究阐释有力有效。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专业优势、师资优势、平台优势,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拟题”“开题”,动员师生员工特别是资深专家学者、中青年理论工作者有针对性地“解题”“破题”,加强有组织科研,高质量做好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研究阐释,培育产出一批有思想、有影响的理论阐释成果,助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知识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真正发挥为党献策、为国献智的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汪茂盛 杨涛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