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涌专栏|《催眠师甄妮》催人奋进(一)
作者:罗涌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11-24 16:36:12读纯文学作品,需要戴上眼镜,俯下头,细细地品,不能缺一句,跳一行,不然会漏掉心动的细节和陌生的词汇。这不会像读普通的故事书一样轻松畅快,读的时候需要静心,读完自然心静。
我读冉冉长篇小说《催眠师甄妮》,是每天早上5点到8点。这几个小时里,室内外几乎是安静的。但每一次掩卷,的确有心情愉悦的时候,但更多的是陷入沉思。生动的情节,悲剧般的人物,如时代跳动的铿锵音符,串串珍珠,掷地有声,撞击灵魂。
作者在后记中这样评说:“呈现挣扎在迷茫时代、生活泥淖里的人们企望寻获身心健康、重建人生价值的心路历程。”“困惑不安、焦虑抑郁、互信与信仰缺失,是时代的普遍病症,更是社会人性的大困局。”
年轻催眠师甄妮,游走于那个时代的社会,作者通过她的经历为金丝线,串联起社会万象。书中写到的人物有催眠师、医生、教师、村民、律师、学生、官员等。这些人物中,既有裴医生的正义,星月婆婆的慈爱,也有挺身而出满腔正义的律师;既有创业失败、炒股被套的绝望自杀者,也有“铬渣污染”惊心动魄的诉讼案件。小说还融入了办理丧事“冲力”、追思会、“乞巧节”等神秘的山区民间民俗等。小说中的小灵通通讯工具,也增强了小说的年代感。总之,读完这部小说,就会被小说带入那个时段社会生活画卷中,就如同拿到一个万花筒,洞窥一个潮流涌动的大时代。
小说记载的外国文艺大师有威廉•布莱克、聂鲁达、阿尔伯特•史怀特、史蒂文森、艾米丽•狄金森、特蕾莎、圣埃克苏佩里、泰戈尔、卡比尔等,中国的文艺泰斗有梁漱溟、晏阳初、费孝通、刘禹锡、笵成大等,有《千字文》《弟子规》《百家姓》《红楼梦》《圆觉经》等古典书籍。小说呈现给读者的是作者渊博的知识面。这是作者阅读古今中外书籍,涉猎广泛,才具有的顺手拈来的文学功底。
细节是小说的生命,《催眠师甄妮》也是由很多细节组成。比如第三章:“杨诉为安慰对方,开了个不太好的玩笑。甄妮脸一红,即刻向产妇道歉。杨诉觉得她小题大做,坏笑着又做了个暧昧表情,甄妮立马翻了脸。”这个细节,就把甄妮这位涉世未深女孩子的羞涩表现得恰到好处。第十六章:“新月婆婆和甄妮到家的那个傍晚,逝者已经入棺。聚在一明家的有百余人,孩子们也学着长辈的样儿,低着头来来往往。”这样的描写,把小孩子才具有的心理和行为表达得准确细微。
编辑:冯驿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