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思路换活路:8万斤高粱面临滞销 村干部一招多收入10多万元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12-03 11:31:32

“叮——”11月19日早上5时,闹钟刚响,重庆忠县拔山镇朝阳村党支部书记吴将军便翻身起床,洗漱出门。风寒雾浓,他不由得缩了缩脖子。

undefined

今天吴将军要赶往20多公里外的酿酒坊“监督”酿酒,然后把酒运回村里,售卖给村民客户。这般操作,吴将军已经持续了近一个月。

上午11时许,吴将军驾驶皮卡车风尘仆仆赶回村里。车厢和后排座位载满了装着新酒的塑料桶。24桶高粱酒,每桶25公斤,一共600公斤。

“刚把酒拉回来,下午我就给你送来。”吴将军将一桶桶酒提进库房,气未喘匀,手机又响了起来。挂断电话,吴将军说,现在正是酿酒旺季,我得抓紧机会,尽快把高粱酿成酒销出去。

undefined

据了解,朝阳村今年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产业,种植红缨子糯高粱150亩,收获高粱籽4万公斤。原本以为又能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一笔收入,没想到高粱籽成熟收获的时间晚了一点,市场发生变化,价格急速下跌。

“当时心都凉了半截。”吴将军说,如果按照目前市场价格销售,连种植高粱的成本都保不住,更别提收益了。

望着堆成小山的4万公斤高粱籽,吴将军心里五味杂陈。为了发展这项集体经济产业,他和几名村干部起早贪黑,组织村民整地、育苗、移栽、管护。收获、晾晒那段时间,他连家也不回,好几个晚上在坝子里支个简易床就对付过去了。

总不能让这几个月白干吧?吴将军心里不停思索:高粱籽不能长时间存放,是否能将其酿成酒呢?与其把高粱籽销售给私人和小作坊酿酒,倒不如由村集体来酿酒,再以一个合理的价格销售给有需求的村民和客户。

和其他几名村干部商议后,大家都认为这个办法可行。只要酿出来的酒品质好、口感好、价格合理,村民都宁愿购买本村土地产出的高粱籽酿成的酒。

undefined

打定主意,吴将军四处考察酿酒的作坊,一口气走访了七八家。“其实我从来不喝酒的,现在感觉自己快成品酒专家了。”吴将军打趣到。

最终,村委会选定了两家工艺更好的酿酒坊签订协议。为何这样选?吴将军有他的思考:一是可以尽早把高粱籽酿成酒,防止受潮霉变;二是可以作对比,看看哪家酿出的酒口感更佳。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想早一步抢得市场先机。一步迟,不能步步迟。

第一批酒酿出来后,大家都觉得口感柔绵、酒香浓郁。

“光是酒的品质好还不行,还要做好服务。”吴将军说,如果村民需要酒,村干部就送货上门,当然少不了一番叮嘱:饮酒要适量,不能饮酒闹事,不能酒后驾车,更不能酗酒。如果需求量大的用户需要封坛,会免费封好之后再送去。

“目前,库存的大部分高粱籽都已酿成酒,并且已经销售一空。”吴将军坦言。村党支部副书记丁淑萍插话:“还有不少订单,只有下一步完成了。”

吴将军算了一笔账:按照去年高粱籽的市场价格,收入不到30万元,酿成酒后,收入可达40万元,足足多出十几万元。

“多出来的也是收益!”吴将军笑称。

编辑:石俊豪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