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龚清明专栏丨诗歌的记忆

作者:龚清明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12-04 16:18:06

英国浪漫派诗人雪莱有句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站在深冬自问:春天来了,我的诗歌还会远?毋庸置疑,面对嘈杂浮嚣、物欲横流、急功近利的社会,免不了几分脆弱和浮躁。在脆弱与浮躁之外,我们似乎更要坚信春天,坚信诗歌。

“痛并快乐着”是几十年来我钟爱的一种生存姿态。诗人或者“企图”做诗人的人常常会感受到一种痛苦的磨砺,仿佛是来自肚脐深处的疼痛。

试想,诗人是用额头撞响苍穹中镶嵌着星宿的人,是唤醒沉睡而麻木冷漠心态的人,似乎对大地有几番深沉的爱恋。试图用少量饱含激情的词语组合,去洞悉命运巨大的黑暗和光芒,指向生存的大地,指向高远的天空。天空是另一向度,它意味着翱翔、激情以及无处不在的梦想;而大地则是书写着,行走着,沉痛以及纷繁芜杂的现实。苍白贫乏的言语无法穿透现实厚厚的灰尘,仰头与天空接壤是南柯一梦,低头却返回谦卑的心灵。我蓦然想起洛阳郊外叮叮当当打铁的嵇康;想起杜甫潦倒的一生,贫病交加,在洞庭湖孤舟上的渔火;想起旁人对我的称呼从“文学青年”到“文学中年”……我对诗歌始终保持着距离,不敢靠近,也不敢走远。

诗歌的魅力和纯粹牵引着思维与情愫,建构人的内心世界丰富和充实,激活着快乐,快乐的也就是幸福的。有幸拥有健康的生活,保持着旺盛的状态。在诗歌文本内外,找寻写作的尊严与自信,在孤寂中坚持与自我的对话,用漏洞或跳跃的思维窥见和保持自己存在的真实,来抚慰隐秘世界的隐痛,把长期郁积的能量释放。不必顾影自怜,孤芳自赏。痛苦之余,未必不快乐。

希望在接下来的春天,留下诗歌的影子。相信诗歌,就是相信未来。不去注意词语的惯性,不去关怀不该关怀的问题。像李元胜一样,从容的心境,从容地行走,从容地写作。这正是浮躁的我应该学习的,因为奥地利诗人里尔克说过:“挺住,意味着一切。”


编辑:孙茜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