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小哥”里边请

——重庆市渝中区推动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拓源提质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12-05 10:54:51

渝中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与劳动技能竞赛.png

忙着给手机充电的外卖员、快递员,靠在沙发上小憩的环卫工人,拿着水壶接水的城管工作人员……走进渝中区石油路街道煤建新村社区服务中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之家”的标识醒目亮眼。

“他们总是穿梭在路上,没有固定的休息场所,而我们就想把这里变成他们的‘家’。” 渝中区石油路街道工作人员施维说。

针对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大、分散性强、联系面广”的特点,石油路街道党工委因地制宜,从组织帮建、统筹力量入手,把党建工作延伸到城市发展最活跃的经络上,推动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拓源提质。

为新就业群体“筑巢”

9月22日下午,渝中区石油路街道煤建新村社区居委会门前,外卖配送员熊威停好摩托车,来不及摘下头盔,便步履匆忙地走了进去。

熊威不是来送餐的,而是来此处歇脚。100多平方米的宽敞房间内,墙上醒目地挂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之家”的标识。

熊威坐在松软的沙发上,拿起身旁的一瓶矿泉水大口地喝了起来。“跑了大半天了,现在是难得的放松时间”。

熊威今年32岁,从事外卖行业还不到2年,此前在一个建筑工地工作。比起他在附近租的一间逼仄昏暗的公寓,这里仿佛更像“家”:这里有明亮宽敞的环境、舒适的沙发、免费的饮用水、各式各样的书籍,还有齐全的家电设备。

“不仅是外卖配送员,快递员、环卫工人、保安等新就业群体有空都会来这里坐坐,把这里当成家。”看到不时走进来歇脚的身着各色服装的小哥、大姐,石油路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何奇很是欣慰,“将这里打造成他们温馨的家,并逐步推广,是我们最初的设想和愿望。”

何奇提到的新就业群体,指的是以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群体。据不完全统计,这个群体在渝中区大约有2000人。

“2022年5月,渝中区新就业群体党建联盟正式成立,这是全市首个新就业群体党建联盟。”渝中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提升对新就业群体的服务效能,渝中区在人员密集的龙湖重庆时代天街分别成立了党支部、工会、团支部和妇联,“希望通过这一党建联盟,强化党对新就业群体的领导,加大对他们的关心关爱力度,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城市基层治理”。

为孤独的小哥“抒怀”

9月初的一天,熊威在送餐时因驾驶不当摔倒了,右腿瞬间肿胀起来,全身多处被擦伤,严重的患处还不断往外渗血,疼痛难忍。

然而,仅仅休息了4天,熊威便又投入到了工作中。这一天,他接到了一份送上9楼的订单,犹豫片刻,熊威还是点下了接单按钮。

“本以为会有电梯,然而到了楼下才发现,这栋楼没有电梯。”熊威苦笑着回忆,他当时给客户打去电话,说自己到楼下了,但前几天摔伤了,爬楼不便,希望对方能同时往楼下走几步来取餐,同时他也尽快上楼。

对方沉默着挂断了电话。熊威没多想,忍着疼开始爬楼。最终,熊威在7楼将外卖交到了客户手中。

几个小时后,熊威发现,他被刚才的客户给了差评,理由是“未将餐品送到指定地点”。

熊威看着手机也沉默了。“差评罚款事小,但按照公司规定,一周内收到的差评超过3次会被直接辞退。”熊威委屈地说,像这样的投诉,对外卖配送员而言如同家常便饭。

回到家后,孤独和烦闷再一次涌上心头。忽然,脑海中浮现的一句话,顿时令熊威心情舒畅不少:“不要与自己过不去,不要和无法决定的事过不去,自己的心情最重要。”

这是熊威去年参加一场活动时记下的,那是在石油路街道时代天街党群服务中心为新就业群体开展的一场心理健康关爱活动。

“外卖配送员心理压力大,很多是单身独居青年,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石油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李真真介绍,依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之家,石油路街道特地为小哥们开展了骑行技能及交规培训、心理健康关爱等活动,“逢年过节也会将辖区内的新就业群体组织起来,让大家多参加社会活动和志愿服务,让他们受到关爱、学会关爱”。

这样的尝试并非个例。渝中区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之家如今已增加到22个,这意味着总面积23.24平方公里的渝中区,几乎每平方公里都有1个小哥们的“家”。

一个个有活力的平台式站点,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随时随地感受到 “来自组织的温暖”。

为基层治理“添砖”

8月的重庆,烈日当空。快递员袁波和往常一样奔波在派送件的路上。

袁波来到石油路街道新影村康翔花园1栋,刚一上楼,他就闻到一股糊味。袁波霎时间警惕起来,跟随气味四处搜寻,透过一户人家的防盗窗,他发现房间里堆放的杂物因为高温持续烘烤正冒出缕缕白烟,火势一触即发。

“遭了,要起火!”袁波放下手中快递,猛烈拍打房门,但无人应答。于是,袁波立即拨通了社区的电话报告了情况,挂断电话后,又通过“智慧石油路”微信公众号上报了事件。大约10分钟后,社区微型消防站的消防队员赶到现场,将一场火灾扼杀在摇篮之中。

袁波说,他承担的职责还真不少。除了是一名快递员,他同时还担任渝中区时代天街新就业群体党支部书记、小巷管家。

“我们在辖区新就业群体中发掘了一些热心公益的人,借助他们走街串巷、遍布广泛的行业优势,选聘了30名‘小巷管家’。”李真真介绍,“小巷管家”在平日里向社区上报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突发事件等情况,参加文明劝导、爱心接送等志愿服务,“这是一支基层治理的新生力量”。

“小到乱丢垃圾,大到监督社区干部作风纪律问题,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反映!”袁波说着,飞快地点进“智慧石油路”微信公众号,颇有些骄傲地展示起他积累的积分,“这些积分都可以兑换小风扇、保温杯等,大大方便了生活”。

通过“小巷管家”这样的基层治理“移动探头”,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正变得“有血有肉”。


编辑:陈一豪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