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马海霞专栏|乡村送报人

作者:马海霞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12-09 20:34:06

20世纪80年代,电视开始走进千家万户,电视报也成了大家争先阅读的香饽饽。电视报上有下周电视节目的预报,还有下周电视剧的剧情介绍、娱乐新闻以及剧评等栏目。一张电视报,一家人反复看,直到下周新的电视报出刊了,上周的报纸才被搁置一旁。

村里的旺财叔看到了商机,做起了老报童,走街串巷卖电视报。因为他善于与人沟通,卖报时间不久,就发展了不少老主顾,大家会预订一个季度的电视报,他便定时送报上门。

我家也订了电视报,每到周四就盼着旺财叔上门送报,盼呀盼呀,一天不知道去大门口张望几次。等把旺财叔盼来了,我们兄妹三个就开始抢报纸看。力气大的是哥哥,当然大哥最先抢到了,直至连中缝都看过了,才轮到二哥看,我还得等下一拨儿。

我们胡同的王叔叔,从不订报纸,但看报的心又丝毫不逊其他人。他耳朵灵着呢,只要听到旺财叔给我家送报纸,他晚上保准来我家串门儿,顺便拿起报纸看,边看还边记在笔记本上,什么时候播出什么节目,他比我们还记得清。

旺财叔的送报生意越做越大,附近好几个乡镇都有他的主顾。几年下来,十里八乡的人家他都摸得熟门熟道。谁家有几间房子,几个孩子,大人干什么工作,人品如何,邻里关系如何,旺财叔门儿清。订报的人家和旺财叔也成了朋友,向他打听某村某户人家的儿子或女儿的情况,有的也托旺财叔做媒。别说,旺财叔有做媒的特长,说成了好几对儿。

时间一久,托旺财叔说媒的人越来越多,旺财叔成了流动的婚介所。他也术业有专攻,送报时会特别留意谁家有适婚男女,资料库里有合适人选,不等人家托他说媒,他便会主动牵线。

大家也愿意找旺财叔当媒人,说成了,不用刻意答谢他,继续订电视报就算谢媒了。邻居王叔叔也开窍了,竟然也找旺财叔订报纸了,而且不仅订了本地电视报还订了中国电视报。旺财叔去他家送报时,他故意将儿子山子喊出来和旺财叔说话,旺财叔意会,说邻村有位姑娘,人长得俊俏,可以给山子介绍一下。

王叔叔一听,笑成了花儿,嘱咐旺财叔,去说媒时,一定告知人家他家订了两份报。旺财叔连连答应。

王叔叔真是精明呀,那个年代订两份报的都是富裕人家,他这是变相显摆他家富裕呢。不过,旺财叔一出马,这媒还真说成了。姑娘后来跟山子说,旺财叔去她家送报纸,夸山子这后生不错,每次给他家送报纸,若是山子接了报纸,都是先将报纸让给四邻看,四邻看完了他爸再看,一家人看完了,他才看。旺财叔送报这些年,山子这样看报先人后己,还是头一个。

旺财叔这话不假,山子可不和他爸一样,是个忠厚老实的小伙子。

后来旺财叔腰病犯了,送不了报纸了,便在镇上开了一个报刊亭,还兼职介绍对象,第一次见面时必定嘱咐双方各带一份报纸或杂志。旺财叔说,谈恋爱从谈报开始,再不健谈的人也有了话题可聊。

前几年,旺财叔关了报亭,他心里空落落的,和报纸打了半辈子交道了,一下离开墨香味儿,像丢了一位老友。旺财叔女儿给他订了好几份报纸,街坊邻居没事就去他家看报,人逐渐多了起来,旺财叔家里成了邻里间的聚会场所。旺财叔干脆腾出一间厢房当阅览室,茶水备足,老邻居们坐在一起看看报、谈谈新闻。当然,旺财叔的特长也没落下,有人托他给自己孩子介绍对象,他还是热心肠,有合适的人选,也愿意帮这个忙。现在介绍对象简单了,互相留一下微信,让他们自己谈去。

但留微信前,旺财叔必须把把关,会先让男女青年单独到他阅览室里。旺财叔通过和其聊报纸上的新闻,来考察对方的谈吐见识和三观,他这关过了,才给牵线搭桥留微信。

旺财叔说,现在年轻人不比过去的年轻人,在外读书工作,即便邻居也可能不了解,所以他必须先接触了解一下,再给对方介绍。报纸是一个好的聊天方式,也是提供“面试”的好题目。

这下,旺财叔又忙碌了起来,他说人到老年,就怕孤单,报纸帮他扩大了社交圈儿,还让他发挥了余热,他脸上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作者系山东省淄博市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王耀东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