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发仔专栏|行吟零公里
作者:郭发仔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3-12-13 08:22:06峨眉名山造化天成,前山仿佛一张通透的名片,一年四季访客芸芸。而自然生长的后山,一直安静地存在着,以自然界最基本的方式,遵循着春华秋实、生老病死的生命规律。
峨眉山后山有一处叫“零公里”的地方。零公里是从峨眉后山进入景区的休憩地,位于海拔1800多米的山腰。零公里植被丰茂,夏季气清风凉,冬季雾凇雪厚,比山下气温低十多摄氏度。
进入峨眉后山,青山如黛,峰回路转,在山林中穿梭盘桓至零公里时,空气变薄,而山气愈浓。走下车来的瞬间,感觉人在山中如置身绿色的海洋,前方的山体接踵而至,仿佛从天而降的一堵巨大绿墙,将视野拦截在那层林尽染的草木中。站在零公里,看远山,听鸟鸣,闻清风,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闭上眼睛,自己瞬间就成了山中怡然的自在之物。
进入山林,如同走进了一座珍贵树种的博物馆。阔叶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灌丛……峨眉后山起伏的山体上,错杂列次,毫无章法,却又浑然天成。置身大山中,无论哪个季节,都是满眼的葱郁和浓绿,能感受到一种蓬勃的力量蓄势待发。在林中行走,人会变得很谨慎,生怕前进的一步搅乱脚下生长的节奏,生怕自己不经意的喘息会惊扰这寂静的山林。在这里,人与大山融为一体,被世俗烦扰的心绪此刻瞬间变得空灵和圆通起来。
林木是山的肌肤,溪水是山的血液。在峨眉后山的零公里,顺着山坡野径下行,身边绿植片片,沟壑中却有冰灵飞花。流水无声,一旁的山体湿漉漉的,抓一把都可以拧出一碗甘泉来。山林深处,鸟禽藏匿,不见身形,但啾啾之声不绝于耳,仿佛一支舒缓的抒情曲,又如迎着清风吟唱的长短句。茵茵绿绿中,有山花点点,在清朗的空气中颔首,完全忘了季节的时序。细看脚下,多有新芽短草冒出,几点鹅黄,让人恍惚如登临春天。
在零公里,处处自然处处景,每一株花草、每一棵树木,虽然叫不出名字,但都似曾相识,大自然中的大自在,触手可及。人在其中,除了心旷神怡,便是思想自由造化,有武陵渔人巧遇桃花源的奇与妙。
难得的是,在零公里的山腰,在冷杉覆盖的林子中,一条长满青苔的水渠从中穿过。沟深,水急,如同山体外露的血管。一股巨大的清流宛若一柱晶莹剔透的冷玉,带着深山中毫无杂质的冰凌之气,汤汤前行,感觉这里的每一种草植都在接受天地的洗礼。也许,平日里我们都过于在乎我们的生活,哪怕一直与我们同向同行的大自然,也被我们忽视了。
沿着水渠前行一两公里,两山夹紧的沟壑间,筑了一道水泥堤坝,踏步上去眼前一片澄澈的汪洋。湖水在重山围合之下,映着平静的阳光,幽蓝,橙黄,淡红,迷幻的色彩一点点涂抹,仿佛缀在华丽裙幅上的宝石,又如一只洞见苍穹的眼睛。岸边苇草丛丛,地上野花散布,都是毫无杂质的色彩。空气依旧澄明,多了许多水分子的润泽,除了远处若有若无的水响,这里仿佛一个画在纸上的凝固世界。
湖岸有几户人家,一侧林子边,有菜畦几垄。当地人衣着简朴粗粉,一身落叶的灰褐色,一副怡然神情,在湖水折射的阳光里,像一尊工笔勾勒过的人物油画。见到外人来访,他们惊愕地从正在忙碌的菜地里抬起头,微笑着不说话,算是招呼。然后,又心无旁骛地观照与他们日子紧密联系的辣椒、茄子、豆角,一切都很自然,就像平日里看惯了山中升起的一缕缥缈雾岚。
我庆幸来过零公里,我又后悔误入了这个不愿被人恣意打搅的地方。零公里,就是没有公里。大自然的秘密,就是没有秘密。没有秘密的处所才没有无中生有的负荷,才是自在世界的自由之境。我想,在零公里这个山水秘境,我并没有超越边界。
(作者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