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安专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
作者:郝安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1-01 07:00:00一
时光前行不舍昼夜,连接起过去和未来,镌刻下团结奋斗的足迹。
龙腾瑞气山河秀,燕舞春风日月新。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日月开新元,万象启新篇。时间,开始新的书写;壮哉中国,翻开新的华章——
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的硬道理,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
谋深虑远,方能行稳致远。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这一重要科学论断站在一个历史高度、理论高度与世界高度,用最明确的话语、最简洁的结论、最坚定的语气,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治国理政的战略安排紧密联系起来,深刻揭示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本质联系,昭示出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理论意蕴和历史自觉,鲜明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锚定未来发展方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自信、坚定意志和非凡定力,为新时代新征程如何接续奋斗提供了科学指引,彰显出清晰明白的实践伟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也是一项充满风险挑战、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宏伟事业,必须汇聚蕴藏在人民中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要坚持人民是创造历史根本动力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紧紧依靠全体人民和衷共济、共襄大业,使中国式现代化拥有最可靠、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源泉。
目标引领方向,目标汇聚力量。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旗帜鲜明,意味深远,有利于凝聚最大共识、汇聚最大合力、产生最大力量。
二
近代以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犹如擎起的一把熊熊火炬,给近代饱受战乱、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送来了光明和希望。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
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初心和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大道之行,壮阔无垠;大道如砥,行者无疆。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继续前进,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迈向现代化开辟了光明的前景。
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从本质要求到重大原则,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居于首位。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政治保证,是贯彻中国式现代化伟大事业全过程的政治主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只有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三
马克思主义是解放全人类的学说,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追求。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显著政治优势。
作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善于把远大理想、最高纲领同脚踏实地、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作为最大的政治”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认识,这一科学理论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添了新的内容。
马克思说,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是共产党人心目中“最大的政治”。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实践的指南。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政治是经济文化的集中表现,也是社会意志的集中表现。凡政治之事都是大事,是某一个时期影响最大,关乎时代和全局,关乎全社会和国家命运的大事;而且凡属政治都覆盖面广,作用的时间长,影响大局,甚至影响到历史的进程,一般都会成为历史的永恒坐标和永远的里程碑。
同时,政治又是非常具体的,集中代表了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人民服务”就是对政治本质最好的诠释。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毛主席有一句讲得最朴素、最透彻、最经典的话,“政治就是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共同特征”和“中国特色”,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
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这一重大战略论断关系全局、事关长远、指引未来。在学习和实践中,不仅要全面把握其丰富内涵、思想体系和理论品格,还要深入理解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领悟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入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不断回答实践遇到的崭新课题,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四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只有站在政治的高度,对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才能领会更透彻,工作起来才能更有预见性和主动性。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主要特征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
——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这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要把14亿多中国人民成功地凝聚起来,最大限度激发中国人民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热情,就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
——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带领着14亿多中国人民迈向现代化,致力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准、把稳、把牢政治方向是首要命题。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这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彰显、前景更加光明。这是我们党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以“最大的政治”为统领,聚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本来之义。
“最大的政治”意味着各方面都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当中来。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担当作为、求真务实,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出新的伟业。
五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这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未竟事业,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在这项开创性事业的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
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实践充分表明,“两个确立”已经成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共识和共同意志,已经写在了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写在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心坎上,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
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要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作为。牢牢把握时代发展脉搏,深刻理解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抓住主要矛盾,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按照中国式现代化的路线图、时间表和战略安排、基本思路,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以足够的底气和信心直面挑战,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
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中国人民完全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始终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团结一心、锲而不舍,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干在落实。要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不断创造新的发展奇迹,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谱写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丽华章。
六
思想统一是政治统一、行动统一的基础。在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首先要在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既包括经济领域,也涵盖了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体现了“两个结合”的必然要求,是对国际大势的深刻把握。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战略任务、战略阶段、战略要求、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江山壮丽,前程远大,使命催征。2024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新的春天,新的征程,新的出发。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
辞暮尔尔,烟火年年。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未来的每一天,都带着新的希望,新的信心,新的奋斗,新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依然绽放出真理之光。
一百多年前,毛主席说:“我们总要努力!我们总要拼命地向前!我们黄金的世界,光华灿烂的世界,就在前面!”
我们已经走出一条光明大道,我们要继续前行,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上下同欲,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并把握好利用好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政治法宝,道不变、志不改,只争朝夕、顽强奋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打开一片新天地,去获得比2023年更加伟大的胜利。
编辑:石俊豪 全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