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邓训晶专栏|期盼一场雪

作者:邓训晶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1-04 17:09:06

今年冬天,我的小城无雪。我期盼一场雪,期盼雪花舞着水袖来赴一场隆冬的约会;期盼一夜雪舞,那冰清玉砌的雪景,会给原野披上一件端庄圣洁的礼服;期盼窗外是纷纷扬扬的雪花,我在屋里烤着暖暖的火炉,读着与雪有关的故事。

“程门立雪”的故事家喻户晓,那是关于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典故。杨时从小聪明伶俐,四岁入学,七岁吟诗,八岁赋词,人称神童。长大后,已经做官的杨时,有一天因与朋友对一个问题的看法不一致,就去请教大学问家程颐。到了程门,看见程颐在火炉旁闭目养神,杨时不敢惊扰,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待老师醒来。纷纷扬扬摇曳的大雪,妆点得远山如玉簇,树木如银装。书童看见雪已经有一尺多深,感动不已,请他们进屋,可他俩仍在雪中恭敬侍立。直到老师醒来,才把他们迎进屋里,解答了难题。后来杨时专攻程学,学到了程门真谛,东南学者推他为“程学正宗”。尊师重道的“程门立雪”,就传为了千古美谈。

晋朝人孙康从小就喜欢读书,但家境贫寒,白天他要帮着父母干活,没有时间,晚上又没钱买油点灯看书,小小的孙康常为没有办法看书而发愁。他曾经在月下读书,但月光太暗,眼睛容易疲劳。有一年冬天下大雪,半夜醒来,他突然发现窗外很亮。原来是大雪映照反射的光线。孙康睡意全消,急忙穿衣下床,拿上书跑到雪地里,书上的字在雪地里看得清清楚楚,他高兴坏了,立即看起书来。

从此,只要下雪,孙康就会坐在雪地上看书。看累了又躺在雪地上看。冷得实在受不了,才起来跑跑跳跳,搓搓手,接着又看。时间长了,他的手上脚上都长满了冻疮,甚至溃烂,但他毫不动摇地坚持看书,绝不放过读书的好机会。正因此,他成为了饱学之士,最后官拜御史大夫。千百年来,孙康雪地读书的故事感动着无数学子。

大雪围炉夜读,是多少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时光。读累了,起身看看窗外,多少倾情的眸子,定格在那一片片自天外飞来的雪花上。那是冬的絮语,一枚落叶,一笺诗行。删繁就简的冬,没有了那些繁花似锦,没有了万紫千红,只把黑白底色毫无保留地袒露给人们;不张扬,不萎靡,只有铮铮风骨和面对严寒的坚韧,记载着这宁静的时刻。

我期盼一场雪,在雪中邂逅刘长卿,聆听他在芙蓉山主人那里借宿的故事。他说漫长的山路,行程遥远无边,突然前面出现了人家。远远看去,简陋的茅屋在风雪中挺立,这是贫苦之家啊。不由得感叹“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他山行劳累,准备借宿这户人家。好客的女主人迎进了他,呼儿唤女生火做饭,粗茶淡饭吃饱后,安顿他就寝。在万籁俱寂的半夜,突然犬吠打破了静寂的夜,接着风雪声,叩门声,打开柴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大约是芙蓉山主人回来了吧?

这是我很喜欢的写雪最美的诗。全诗二十多个字,写出了最美的雪景,最美的风雪之家。每到冬天,我就想起刘长卿,想起他大雪封山时最美的遇见。

今冬,我的小城无雪,但我很期盼一场大雪。我就在雪花中围炉捧读,采撷温暖的文字激励自己,期盼春天的来临。

(作者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王耀东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