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成专栏|借您手机打电话
作者:杜春成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1-05 16:40:06九户人家,坐落在半山腰,清一色的土墙瓦房,那是宫学堂在农村的老家。每月的最后一个周末,他都要回老家看望年迈的父母,午饭后再回到城里。
今天,宫学堂从县城出发,坐了两个小时的车才回到农村老家。他刚把行李放下,张大妈就带着孙女娜娜来了。
“叔,我想借您的手机,给妈妈打个电话。”娜娜的声音甜中带着羞涩。
“娜娜在学校评上了三好学生,她想给在上海打工的妈妈报喜。”张大妈补充说。
“娜娜真乖!”宫学堂把手机递给她。同时,他摇了摇头,现在早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可老人们还把手机当奢侈品,不愿意花钱买。
“妈妈,我评上了三好学生。”娜娜动听的语音,通过电话传了出来,“您答应要给我买新书包,说话要算数哟。”
娜娜是个明事理的孩子,给妈妈打完电话,接着又给在另外一个城市打工的爸爸报喜。
“谢谢叔叔!”娜娜把手机还给宫学堂,李大婶又来了。
“大侄子,我请你帮我打个电话,问问我儿子,媳妇什么时候生小孩?我好送土鸡去。”李大婶把一张纸条递给宫学堂,那上面写着一串数字。
“大婶,您儿媳妇的预产期在下周末,还有一周时间,准备土鸡、土鸡蛋还来得及。”宫学堂打完电话,把纸条还给大婶,“恭喜您,快当婆婆了。”
一会儿,刘大伯从门前急匆匆走过,看见宫学堂在和父亲摆龙门阵,就招呼:“学堂,你又回家看你父母了,真有孝心。”
“大伯,抽支烟。”宫学堂递上香烟,端来凳子,请刘大伯落座。
“不坐了,我到镇上邮局去给儿子打电话,叫他寄两千元钱回来,我请人翻盖房子。”刘大伯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说,“人老了,不中用了,翻盖房子只有请人了。”
“大伯,用不着去镇上,用我的手机打电话就是。”宫学堂递上手机。
“真不好意思!浪费你的电话费。”刘大伯接过手机,再从荷包里拿出一个破旧的小本,照着上面的号码,在宫学堂的指导下,拨通了儿子的电话。
“学堂回来了。”刘大伯打完电话刚走,刘二叔来了,他递烟给宫学堂父子。
“二叔,请坐。”宫学堂接过烟,把凳子端到二叔面前。
刘二叔坐下,对宫学堂说:“你帮我问问,半月前,我寄给儿子强强的5万元,他用来交房子首付款,不知道收到没有?”
“您老人家还寄钱给娃?他在外面打工,应该寄钱回家呀。”宫学堂不解地问。
“强强在城里谈了个女朋友,女朋友要他在城里买房。上个月打电话回来说,要我准备5万元。我和你二婶,把家里的牛卖了,才凑齐5万元。”刘二叔一脸无奈,接着又说,“我就强强一个儿子,钱,反正早晚都是他的,现在给他,在人们面前,还有个好名声。”
随即,二叔把电话号码告诉了宫学堂。
“强强收到了,上周签的购房合同,按揭贷款20万元。房子是二手房,明天就搬家。”宫学堂打完电话,笑着告诉二叔,“您老人家到强强家,顺便到我家来喝酒。”
“学堂,二姨的儿子,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高中,想在城里找个工作。”妈妈从厨房出来,吩咐宫学堂,“城里好不好找工作,你给她回个电话。”
“他还小啊,应该读书。”宫学堂拿出手机,拨通了二姨的电话。
“十八岁了,他不想读书。”二姨在电话里说,“费你的心,帮他在城里找一份工作。”
“好嘛,叫他来城里找我,我介绍他进工厂。”宫学堂挂断电话。
“学堂,你陪我去三爷家。三爷挑水,摔了一跤,现在还躺在床上。”父亲说。
三爷躺在床上,看见宫学堂父子来了,准备起床。
“三爷,你躺在床上好好休息。”宫学堂把两百元钱递到三爷手上。
“学堂,你带手机了吗?”
“带了。”
“借你手机,打个电话。”三爷从床上坐了起来,接过宫学堂的手机,对在外地打工的儿子说,“两位老人身体很好,要他在外好好上班,用不着担心家里。”
从三爷家出来,宫学堂心里酸酸的,对父亲说:“你和妈妈到城里生活吧。”
“不去城里,农村空气好,自己种自己吃,不花钱。”父亲还是原来的理由。
回家的路上,宫学堂打了一个电话,电话打到了镇上的移动通信营业厅,他要购买九部老年手机,要求今天下午送到老家。他准备在老家住上一晚,教会几位老人使用手机。
编辑: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