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记者会丨孙泽均:迈出新步伐,走出新姿态,取得新成效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1-23 22:25:481月23日,重庆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情况”专题记者会举行,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主任孙泽均同志,市人大代表、南岸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魏小红同志,市人大代表、涪陵区白涛街道党工委书记高亮同志,市人大代表、荣昌区吴家镇党委书记刘志亮同志结合各自领域,介绍相关情况。
2023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央和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围绕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全会安排和市委深改委有关工作要求,坚持以深化改革推动机制创新,积极推进“创新基层人大会议制度,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重大改革项目,探索推行街道议事代表会议制度、区县人大“年中会议制”、乡镇人大“季会制”、区县乡镇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去年8月,市人大常委会印发四个指导性意见,指导各区县(自治县)在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的新征程上迈出新步伐、走出新姿态、取得新成效。
一、推进改革的主要情况
(一)搭建街道收集民意新平台,拓宽基层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渠道
在綦江、涪陵等区县探索实践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推动建立街道党工委领导、人大街道工委具体负责,民主推荐、协商确定议事代表,并定期召开议事会议的民主议事、民主管理制度。
一是议事代表以居民代表为主体,扩大公民有序参与途径。议事代表由本辖区居住或工作满1年以上,年满18周岁的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居民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组成,兼顾职业、文化程度和年龄等因素,妇女和社区工作者应占一定比例,同时注意吸纳人民调解、网格化管理等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分子参与。每个街道的议事代表名额一般为30—80名(不超过100名),议事代表每届任期五年,一般与区县人大代表同步换届。
二是人大代表固定出席议事代表会议,拓宽联系人民群众渠道。在制度设计中,明确辖区各级人大代表固定出席街道议事代表会议,与议事代表共听共议街道发展规划、政府性投资项目、征地拆迁等重大事项,票选街道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并跟踪监督落实,将发挥代表作用嵌入基层治理体系,为其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依法执行人大代表职务夯实基础。
三是人大代表与议事代表共议街道事务,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街道议事代表会议定位于议事协商、民主管理平台,主要组织人大代表和议事代表共听共议街道年度工作计划、政府性投资项目等重大事项,共论辖区民生建设等专项工作,共选街道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以及听取和讨论街道办理群众意见情况。
(二)完善区县、乡镇人大会议制度,释放基层人大会议效能
在南岸区2005年探索“年中会议制”、南川区水江镇2007年探索乡镇人大“季会制”实践基础上,结合其他区县实践经验,在全市范围内探索实施两项制度,让基层人大会议由“一年一考”变“一年多考”,拓展代表履职广度深度,着力解决基层人大会议功能发挥不充分,决定和监督等实效化不够等问题。
一是增开一次“年中会”,释放区县人大会议效能。明确“年中会议”包括年中人代会、专项工作报告会、人大常委(扩大)会等3种形式,提高基层选择应用的灵活性。区县根据会议形式确定会议规模和内容,确定参会人数和审议议题,有的区县还进一步做了细化。有的区县根据经济社会形势变化适时增加专项工作报告,回应代表关切;有的区县通过接续审议监督,确保人代会各项决议和议定事项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二是增开两次“专项会”,释放乡镇人大会议效能。根据地方组织法关于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一般每年举行两次的规定,在我市已有实践经验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扩大试点。“季会制”在性质、内容、程序上与乡镇人代会严格区分,明确加开的两次“季会制”形式为“专项工作报告会”,聚焦并处置基层社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促进代表履职接地气、出实效。
三是发挥代表专项工作监督作用,夯实基层人大履职行权民意基础。区县人大召开年中会议、乡镇人大召开季会都要求半数以上人大代表参加,解决代表参与人大监督工作频次较少等问题。明确会前组织代表视察调研,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会中不仅听取工作报告,还要组织安排讨论,让代表充分发表意见,根据议题实际,可以组织开展满意度测评和专题询问,确保专项工作有代表参与、人大监督有代表声音、监督实效有代表评价。
(三)推行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实现区县乡镇两级全覆盖
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是在广泛征求人民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提出年度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经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以投票方式决定正式项目,交由政府及有关方面组织实施,并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监督的工作制度。
一是迭代升级制度,扩大实施范围。2020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制度在乡镇一级全面推行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今年纳入改革项目,在实施范围上扩大到了区县一级,实现区县、乡镇两级全覆盖;在工作程序上也更加细化完善、规范流程,促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是依托代表家站点,广泛征集民意。优化项目征集、论证初选、代表票决、实事办理、监督评议等5大工作程序。从项目来源上充分发扬民主,扩大群众参与,特别是利用代表家站点等履职平台,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收集汇总民生实事项目,确保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实事项目选得好、定得准。
三是发挥代表作用,做实民主票决。将候选项目纳入年初人代会流程,经充分审议后在全体会议或分团(组)会议上无记名投票表决,表决结果在全体会议上宣布。会后,依托区县人大“年中会议制”、乡镇人大“季会制”,组织代表听取票决项目实施情况报告,并根据需要开展满意度测评。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改革任务全面铺开。2023年以来,全市各级人大保持奋进者姿态、勇做全面深化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积极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地,努力交出改革高分报表。一是街道议事会议制度普遍建立。截至2023年12月,34个区县的171个街道实施街道居民议事会议制度,推选出议事代表9291名,先后召开议事代表会议97场。二是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运行扩面提效。18个区县人大实施了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666个乡镇人大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占全市乡镇的84.7%。三是区县、乡镇人大会议功能作用持续释放。14个区县人大实施“年中会议制”,36个区县的156个乡镇人大实施“季会制”。从我们摸底的情况显示,全市38个区县人大将在今年年初的区县人代会上,全面实施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开展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工作,巩固深化改革成效。
(二)品牌辨识度逐渐凸显。赵乐际委员长来渝视察调研,考察重庆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袁家军书记肯定性批示人大改革工作;六届市委常委会第76次会议就进一步推进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作出决定。王炯主任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交流会上作交流发言。市人大常委会、南岸区、沙坪坝区人大,巴南区麻柳嘴镇和梁平区云龙镇人大等5家单位在全国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工作视频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全国人大内刊先后两期刊发我市推进改革情况。《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央媒播发60余篇(条),各市媒刊播新闻搞件180余篇(条)。
(三)群众获得感持续提升。截至2023年12月,全市18个区县人大票决128件民生实事;666个乡镇人大票决民生实事3347件,集中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涪陵区、渝中区、九龙坡区、綦江区、大足区等地街道发挥议事代表会议制度作用,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打通“断头路”,解决人民群众身边问题。南岸区、北碚区、合川区、荣昌区、忠县等地人大探索实施“年中会议制”,推动政府出台帮扶困难人群参加医保等制度,监督政府更好推动民生项目落地实施。江北区、沙坪坝区、南川区、潼南区、城口县等地探索实施乡镇人大“季会制”,研究改造农村风貌和庭院环境,推动解决农产品销路不畅等问题。巴南区、江津区、垫江县、彭水县、酉阳县等地区县、乡镇深入实施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票决废弃水池改建项目、集镇新街路灯维修等项目并推动实施,有的工作还得到赵乐际委员长的充分肯定。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突出重点加快实施。我们将继续锚定改革目标,指导区县聚焦重点任务,深化改革突破,指导区县结合主题教育成果转化运用要求,重点加快探索街道议事代表会议制度,推动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在区县一级全面落地实施,推动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二)聚焦民生深化探索。我们将在坚持人民至上,继续突出改革惠及民生,紧紧围绕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进改革。指导区县在171个已启动的街道组织开好街道议事代表会议、选好民生实事。做深做实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加强对38个区县在今年初人代会上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的工作指导,进一步拓宽项目征集渠道、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切实将民生实事选准办好。持续深化区县人大“年中会议制”、乡镇人大“季会制”固定组织代表听取项目实施情况报告的机制,加强对项目实施的过程监督、结果监督。
(三)以数字化推进改革。把代表议案建议、履职服务管理、代表家站点和民生实事代表票决等工作置于数字重庆建设大局中谋划推进,加快建设“人大代表全渝通”数字化项目的系列应用场景。推动建立代表议案建议办理综合评价体系、代表之家群众意见联动处理机制、构建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全链条管理机制和建立代表履职全维感知体系等,以数字化改革撬动人大代表工作流程再造、制度重塑、高效协同。
编辑:胡梦元 汪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