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李立峰专栏|我的阅读史⑦:循书买书

作者:李立峰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1-31 14:19:06

undefined

一次整理书柜,写下七千余字,难免有滥竽充数之嫌。其实,还有跑步的书、旅行的书、历史的书……还可以写上好几篇。

我与读书的缘分,是一辈子的,怎么能穷尽呢?

行文至此,你可能很好奇,哪些书被清理了?

答案是——畅销书,如名人的书、明星的书、指导职场的书、畅销书排行榜上的书,以及兜售各种工具、捷径的书。

你确定买书还是看销量排行榜和各大网站的推荐吗?没必要!没有一种成功是可以复制的。成功没有任何捷径可言。

读书,不怀功利心,不要唯实用,而要广泛涉猎、博采众长。除了啃专业书之外,要读经过时间检验的书,经过众人检验的书,读经典、读典籍、读名著、读好书。

最好的方法是循书买书。当你看到一本好书,感觉很对味,很受益,就循着作者的推荐,买其推荐的书就是了。或者再简单一点,再买这个作者的书,多读几本,收益更大。

据说,每年出书十万本。在此情况下,遇到一本好书的几率不大。因此,难免会买到一些差书。

不是所有的读书人,一开始都有这个判断力。只有不断地读,才会发现,很多红极一时的书,不过是炒作,不过是快餐,不过是收割无脑流量和智商税的商品。

但仍有一些书我留了下来,包括一些经济学、心理学、历史学方面的书。这些书,都是在车站机场、码头小巷、旅行途中,一点点如蚂蚁搬家一样攒下来的。虽然不曾看完,却承载着一段时光。旅途,有书相伴,不会孤单。

对于知识,我始终保持了好奇和敬畏。兴许,某个时机,我又会重新翻阅这些书籍,也未可知。

家中的书,不可能所有都读过,要有一定的冗余,保持想象的空间。同时,要保留一定的空间,为新书的入住留有余地。

家中,孩子的书远远超过我的,所以我的书要腾地方。我想,下次如有机会,书房一定要大于客厅。一个家最美的样子,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

文学讴歌美,也鞭挞丑,是唤醒世人的,也是抚慰人心的。文人有风度,更应有风骨。真正的文人是内敛的,自省的,谦卑的。

曾经,很多人喜欢在自己的简介里,引用自己在哪些刊物上发表过文章,名单越长的似乎越厉害。诚然,必须承认,在专业大刊、权威名刊上过稿的人,水平更高、专业更强。但发表只代表着过去,一个作家要一直用作品证明自己,与时俱进,不吃老本。写作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直写的人,才能赢得长久的尊敬、发自内心的尊敬。

曾经,很多人喜欢在自己的简介里,介绍自己加了哪些协会。入会作为一个业余写作者的目标,再合适不过。没有目标的写作,常原地踏步,自娱自乐。要能得到业内认同,非下苦功夫、笨功夫不可。

但入会只代表着入门,不代表你的水平就不得了,就高人一等,不是这样的。很多没有入会的人,照样水平很高,人家只是不屑于贴个虚名而已。获奖也是如此。写作者要保持空杯心态,及时归零。

曾经,有一位医学专家告诉我,除了本专业著作,他还写了几十万字的文学作品,出过一本散文集。我顿时肃然起敬。那时,我就知道,专业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文学才是我们的灵魂归处。

编辑:胡晨愉 熊冬梅 全丽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