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官秀镇专栏|欣赏别人是一种智慧

作者:官秀镇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1-31 14:38:06

人是群居动物,在人际交往中,没有人不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赞许和认可。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欣赏自己,自夸自赞者多,而欣赏别人,夸人赞人者少。

在当下的微信群中,常常有这么一种现象:欣赏“微友”的不能说没有,但少之又少,即便有也大多竖个大拇指,而很少见到赞人具体优点和长处。相反,互怼现象却常常出现在微信群中。有因见解不同,观点不合,便唇枪舌剑,你揭我的疮疤,我戳你的软肋,互相贬损,彼此攻讦,甚至剑拔弩张,动起粗口,骂声一片;有为了显示我比你强,大夸自己“当年勇”,大晒自己“成绩单”,总想压倒对方;还有的嘲讽揶揄对方,弄得别人下不了台;更有在文化群中口出狂言,大失文人风范……在职场江湖上,上级与下级之间,领导公开欣赏下属也不多见,而多见的是领导批评下属。至于同事之间,虽少见像微信群中那样一对一互怼,针尖对麦芒者,但“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却是常有的现象。总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的是欣赏自己很容易,而坦坦荡荡地欣赏别人却很难。

善于欣赏别人,是一个人肚量、格局和谦恭品行的体现,更是一个人智慧的彰显。这是古人用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的一个常理。就拿楚汉争霸中的刘邦和项羽来说吧。刘邦原一介平民,出身农家。发迹前只是一个亭长(相当于现在的村委会主任)。项羽比刘邦则显赫得多。他将门之子,才气超人,力能扛鼎,神勇武将。在楚汉之战中谁都不相信刘邦会打败项羽。然而,事实却出乎人们的意料,项羽败给了刘邦。刘邦成了西汉开国皇帝,项羽却自刎乌江。何为?刘邦有言:“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知人者智,知己者明”。正因为刘邦有“智”又有“明”。他知道自己短处,也了解部下的长处,并善于赏之用之,从而成就了他开国皇帝之梦。项羽则不然,他长处过人,刚愎自用,不仅看不到别人的长处优点,更谈不上欣赏他人,善用人才,还嫉妒贤能,容不下韩信、陈平这样的帅才、智囊,迫使他们投奔刘邦,站到自己的对立面。唯一死心塌地辅佐他的谋臣亚父范增,还被他气走,发疽而死。“超人”成了孤家寡人,能不败吗?!刘邦总结项羽失败的教训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欣赏别人,不是恭维、吹捧,更不是无原则的夸奖和投其所好的精神按摩。欣赏别人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之上的真实和来自内心的真诚,是心口如一的赞美,是对别人优点的肯定与认可。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有一双慧眼。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间万物都有瑕疵。没有“慧眼”的人,看到的只有“瑕疵”,有“慧眼”的人,看到的是“瑕疵”中的美。

正如罗丹所说,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身为高等动物,人有缺点,当然也有优点,关键是看你有没有发现和欣赏别人优点的智慧,这智慧就是海纳百川的宽容和气度。花放在懂得欣赏的人面前,才显得美丽。一棵树,若花不好看,但也许叶子好看;若花叶都不足观,也许枝干错落有致;若花叶枝干皆不中看,也许它生的位置很好,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远远地看起来,也能流露出几分美感。只要你肯去欣赏它,总可以发现它的美。

欣赏别人是一种智慧。让我们学会欣赏别人吧!真诚地欣赏赞誉他人,可以“以人为镜”,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欣赏他人可以调动别人的积极性,让自己的事业变得更辉煌;欣赏他人可以拉近人的距离,让社会变得更和谐。


编辑:龙宣辰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