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当代党员》报道的“好女儿”张吉莲获评“感动重庆十大人物”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2-02 09:15:22

“没有惊天动地,却有平凡里书写的累月经年,为善良守望,为孝义担当。没有法定义务,却有质朴醇厚的孝心,一日三餐,冷暖四季。”

一个6口之家,智障老人多达4位。重庆市永川区仙龙镇粉店村,没有法定赡养义务的张吉莲尊老尽孝,无微不至地照管老人们的“吃喝拉撒”。17年如一日,她用孝和爱撑起几位老人的“一片天”,演绎出一曲孝老爱亲的新时代动人赞歌。

2月1日晚,在重庆广电大厦演播厅进行的2023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当代党员杂志社报道的“好女儿”张吉莲荣膺十大人物,颁奖词用“平凡冷暖写孝亲”向51岁的她致敬。

“每一位获奖者都是新时代最美重庆人”

2月1日下午,市委书记袁家军看望了2023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获奖者、特别奖获奖代表和提名奖获奖者。

袁家军同获奖者握手交谈,了解大家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他们表示热烈祝贺和崇高敬意。

获奖者中有90多岁的老党员、老专家,也有8岁的小学生……

袁家军说,获评“感动重庆十大人物”是巨大荣誉,也是重要责任。大家在平凡的岗位、不同的领域以实际行动传递出人间温暖和真情善意,闪耀着爱党爱国、追求卓越、大爱无疆、坚毅勇敢、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事迹十分感人。

“每一位获奖者都是新时代最美重庆人,展现着重庆人的真善美,彰显了社会的正能量。”袁家军给予高度肯定。

袁家军希望大家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发挥榜样表率作用,以实际行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再立新功——

要做理想信念的引领者,永葆爱党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为民之志,把个人奋斗融入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和伟大实践中。

做中华美德的传承者,耕耘传承、发扬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崇德向善、敬老爱幼、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

做无私奉献的示范者,营造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向社会传递温暖和正能量。

做追求卓越的奋斗者,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团结一心、克服困难、勇毅前行,奋进新时代,为新重庆建设发光发热。

同时,袁家军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提出要求,要关心关爱获奖者,宣传先进事迹,选树优秀典型,营造人人争当感动人物的良好氛围,让社会更加积极向上、更加和谐温暖。

悉心付出背后,她照顾的4位老人不同寻常

2月1日晚10时,记者联系上张吉莲,她说自己还在演播厅参与节目录制。

“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回忆被市委书记袁家军接见的场景,张吉莲表示“激动得感觉心都快要跳出来”。

而要了解张吉莲,请先看她从天黑忙到天黑的一天。

仲冬时节,天还没亮。张吉莲先在白炽灯下把猪食倒进槽内,随后把一群山羊牵到了河岸浅滩草丛处拴好。她又折返回来,给鸡鸭喂食,清扫屋内屋外,为婆婆洗漱穿戴好,清理完二叔留在地上的污秽物后,最后招呼一家人赶紧吃早饭。

时逢赶场天,她到场镇给老人们买些零食,还买了鱼、肉给一家人“打牙祭”。

赶场回家,张吉莲将迈着碎花步的婆婆牵到室外,拿着剪刀为婆婆修剪指甲,随后又把婆婆的被褥拿去清洗。

已近中午,她又开始张罗一家人的午饭。午饭后,张吉莲和丈夫樊时德一起,拿着锄头去地里干农活。天黑后,张吉莲准备一家人的晚饭。晚上8时过,她将几位老人安顿上床,准备好老人们第二天的衣物,关灯睡觉。

这是张吉莲的日常一天,也是她17年来的每一天。悉心付出背后,她照顾的4位老人有着不同寻常的特点。

婆婆天生腿脚残疾,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不注意会跌倒,智力相当于两三岁小孩;二叔长期大小便失禁,有时一天换三四次衣物,还悄悄扔掉定位手环,时常玩“走失”;三叔身体好些,能帮助做些事,但干的事总是不着边际,请他割一背篓猪草回来,背回来的却只有浅浅一层;幺叔时常唱“反调”,把拴好的羊解了,关好的鸡鸭放了。

“赡养老人是我的分内事,没什么大不了。换个人也会这么做,说不定还会做得更好。”接受当代党员杂志社记者采访时,张吉莲的回答既简单又质朴。

“她将自己化作蜡烛,照亮家里每一个角落”

张吉莲为何要承担照顾这4位老人的重任?还要从她苦难的幼年生活说起。

在张吉莲1岁半时,母亲撒手人寰,留下她和经常酗酒的父亲,但3位叔父将她视为己出。

“男方必须‘倒插门’,结婚后与我一起照顾家中老小。”她的孝心感动了同样孝老爱亲的农家小伙樊时德。1996年,他来到张吉莲家,两人喜结良缘。

2007年开始,父亲和奶奶相继过世。看着3位日渐年迈体弱的叔父,张吉莲没有继续外出务工,毅然把他们接到家里照顾。其间,公公去世后,她又把婆婆接了过来。

在张吉莲的言传身教下,儿女打小便一起加入到照管老人的行列。丈夫樊时德看着她支撑家庭越来越困难,便主动放弃了在外做泥水工的生计,回家协助张吉莲照顾老人。

政府要给张吉莲的3位叔父按政策建房,被她婉言谢绝,她建议“把这些钱拿去帮助更需要的人”。有人建议把几个叔父送敬老院,她回应:“住在自己家中方便照顾,不给政府添麻烦。”

张吉莲的感人事迹经当代党员杂志社报道后,引发强烈社会反响,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国家级、省市级媒体纷纷对她进行专题报道。

获评“重庆好人”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作为2022年“中国好人”十大宣传人物进京受表彰,张吉莲还被重庆市委宣传部等多部门推荐申报孝老爱亲全国道德模范。

“她是叔父眼中的好侄女、婆婆眼中的好媳妇、儿女眼中的好榜样。”仙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唐宗建表示,作为全镇53000余名百姓中的一员,张吉莲孝老爱亲的精神值得全镇民众学习。

张吉莲的孝善之举感动了粉店人、感动了仙龙人。2023年5月19日,仙龙镇启动孝善文化小镇建设,聘请张吉莲为“孝善大使”。

2023年11月,永川区作家协会开展“走进孝老爱亲张吉莲”主题采风活动。12月,永川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农业农村委员会、教育委员会等多部门联合发出“学习孝老爱亲张吉莲”的倡议。

让4位智障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张吉莲无怨无悔地坚持着,她将自己化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家里每一个角落,驱走寒意和黑暗。

张吉莲的更多事迹详见七一客户端早前报道

“中国好人”张吉莲:用孝和爱撑起老人“一片天”

编辑:王柏林 郑友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