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网红打卡地十八梯 重庆“母城”的记忆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2-17 15:31:13又是一年新春佳节,八方游子返乡归家。2月14日,农历正月初五,我陪现定居广州、三年未回重庆的发小陶女士来到了张灯结彩、游人如织的网红打卡地——十八梯传统风貌区。
十八梯经过改造升级后,以独特的风格风貌吸引了八方来客。从旅游接待中心拾级而上,人流接踵摩肩,阳光暖暖地铺在身上,街区各种老字号小铺以及石阶、石墙、古井、吊脚楼群等历史遗迹和小酒吧、咖啡店、西餐厅等现代元素深度融合,各种设施布局无缝链接、恰到好处,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感受到它散发的魅力和浓浓的“年味儿”。
偶遇的市民何先生表示,今年春节主城天气特别给力,下午阳光正好,感觉十分舒心惬意,与长途远行相比,这种“家门口出游”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在十八梯好吃街,大红灯笼左右高挂,颇有“夹道欢迎”寓意和气势,将整个街区装点得喜庆迷人,与周围环境一道把“重庆人热情好客”的性格特点完美展现。据了解,“十八梯打灯笼步步高”源于重庆言子儿,过去,小乞丐韩成在此建立韩府大院,家境兴旺,子孙有成,因此石梯被百姓称为“步步高”,在十八梯上提灯笼步步向上,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在街区的角落,游人三三两两,谈笑风生,围炉煮茶,惬意地享受下午茶时光。来自河南的李先生认为,在十八梯踩着老梯坎一路向上,烫火锅、吃川菜,看山城记忆馆、较场览胜、佛崖夕照、黄葛挂月,就像走进了一个充满活力和诱惑的风情小镇,别有一番味道。此外,十八梯还有民俗表演、川剧演出,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等,让游客可以尽情领略重庆的文化魅力。
三年未回重庆的陶女士说:“记忆中的十八梯,街道两边都是小饭馆、理发店、公共录像厅、裁衣铺、小茶社、吊脚楼,陈旧而杂乱,而现在的十八梯,在让你体验吃住行游购娱的同时,也能让你回味重庆的老生活和老记忆。”
确实,十八梯,从来就不只是一个地名。作为老山城的文脉和记忆,自古以来是重庆母城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活跃地段,商贸集散与文化交融的重要发生地,也是这座城岁月变迁、城市演进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见证地。十八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当时这里设有总镇署、右营署、守备署等军事机构。明清时期,重庆作为入川门户,商贸繁荣,十八梯逐渐成为重庆母城商贸集散地和人员居住地。这里曾有盐商会馆、法国领事馆等重要场所,曾住过名士显贵、外交使节、革命者、贩夫走卒等各色人物。这里也有抗战时期“愈炸愈强——防空洞里的重庆记忆”。
文化是过去的传承,历史是一座城市过往的沉淀。十八梯有“七街六巷”,拥有多幢旧建筑和大量反映老重庆风貌的民居,每条街巷背后都承载着一段故事。重建后的十八梯以“老重庆”为脉络,“真山城”建筑为基础,“新生活”业态为引擎,通过对风貌特征和文化元素符号进行提炼,打造出十八梯“十八景”。风貌区现已聚集朱炳仁铜、香港警务礼品店、司曙旅行空间等品牌业态,建成厚巷古美术馆、十八梯山城记忆馆、大轰炸遗址纪念馆等文化场所,构建了传统风貌组团、市井民俗组团、渝城记忆组团、经典重庆组团、魅力生活组团五大功能体验区。
在这里,不仅保留了重庆的历史文化遗产,也助推了重庆母城的旅游消费,2021 年 9 月开街以来累计接待游客 1500 余万人。尤其是在这种节庆期间让广大市民就近就便充分感受到了热闹喜庆的烟火气,让外地游客在享受“年味儿”的同时也充分感受到了老重庆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
编辑: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