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丰都:创建“活力党组织” 打通县域治理“最后一公里”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2-22 09:09:36按照重庆市委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建设要求,重庆市丰都县坚持问题导向、守正创新,以“活力党组织”创建为抓手,通过党员“再组织”推动群众“自组织”,有效提升社会的组织化程度,打通县域治理“最后一公里”。
变革动因
丰都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过去10年,常年有26.5万人在外务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每年有1.5万人进城,同时也有9200人离开丰都。县域人口快速流动,使我们党面临的形势、肩负的任务、工作对象的特征都发生了变化,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一是党员流动不畅。随着人口流动速度加快,大量的党员在异地找不到党组织,既难参加组织生活、又长期不与组织联系,感受不到组织的“温暖”,更不能发挥作用,产生了很多“口袋党员”“隐形党员”。二是基层党组织活力不足。部分基层党组织不能与时俱进,认为自己没有义务去接纳其他党员,自己的阵地就是服务自己管理的党员,因此对自己辖区内居住的党员数量、身份等情况不够清楚,在关键时刻难以把党员有效组织起来,迅速形成战斗力。三是社会的组织化程度走低。人口大量流动加大了基层社会治理的难度,导致熟人社会逐步转变为陌生人社会,党的组织覆盖难以到边到底,“行政有余、自治不足”的现象开始凸显,造成社会组织发育滞后、群众组织活动无序、群众归属感不高。
变革举措
创新党员管理,推动党员“再组织”。通过创新党员管理方式,推行党员登记、注册、报到制度,做到党组织与党员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联结,实现党员“再组织化”。一是创新党员登记制度。要求党员每年必须回党组织关系所在地参加1次有仪式感的“登记”活动,并向党组织汇报工作和生活情况,提升党员身份意识和归属感,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二是创新党员注册制度。在不转接组织关系的前提下,要求党员到居住地和工作联系地党组织“注册”,认证党员身份、享受相应权利、取得活动资格,同时倡导党员根据特长爱好、资源条件到有需求的党组织“注册”,平时建群见面、开展活动,战时迅速集结、统一调度。三是创新党员报到制度。党员根据个人自愿、组织需要和工作安排,可到注册地党组织“报到”参加活动,通过线上报名、现场扫码,形成闭环管理,“报到”情况在全县实行“活动互认”。每名在职党员每2个月必须到居住地和工作联系地“报到”1次。
坚持党建引领,推动群众“自组织”。提出“党建为魂、家庭为根、组织为本”的治理理念,推动群众“自组织”,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做到“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灵活自如”。一是坚持党建为魂。实施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孵化培育行动,基层党组织牵头,对辖区社会组织的初创、成长、成熟进行全周期培育,帮助协调必要的资源和场所,落实对社会组织负责人、章程、资金“三把关”。注重以亲缘、业缘、趣缘等为纽带,加快组建新农人互助会、健康互助会、应急互助会等各类群众组织,对有条件的成立党组织,切实提升“两个覆盖”。二是坚持家庭为根。着眼家庭这个基层治理“最小细胞”,推行家庭互助。比如,以关爱“一老一小”问题为切入口,聚焦留守儿童失管脱管问题,探索组建家庭教育互助会41个、互助点84个,吸引4300余名留守儿童参加,常态化开展活动1万余场次,实现2023年暑期儿童溺水事故“零”发生,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同比下降54.46%。三是坚持组织为本。推行“四步”工作法:党组织靠前一步,把群众组织起来;政府组织后让一步,多支持不包揽;群众组织提升一步,激发内生动力,有序开展各项活动;群团组织协调同步,整合力量为社会组织提供资源。
强化数字赋能,推动变革“可持续”。以数字化变革为抓手,从重大需求谋划多跨场景,对“三会一课”、“双报到”、主题党日等核心业务进行拆解、分析、重组,实现制度重构、流程再造、系统重塑。一是打造数字平台。建设“红岩先锋”丰都智慧党建平台,从需求出发,立足让党员喜欢用、方便用、经常用,开发党员“电子身份证”“党费在线缴纳”“党组织地图”等核心功能,对党员登记、注册、报到等进行全程纪实,让党员通过一部手机就能就近就便找到党组织,通过扫码报到就能参与活动。二是建立考评机制。按照“五型组织”“一统六化”要求,设计吸引力、统领力、号召力、规范度、满意度“三力两度活力指数”评价模型,通过智慧党建平台实时自动审核、自动赋分、自动排名,让活力党组织“考评指标看得见、积分计算看得清、结果运用看得懂”,推动基层党组织形成“左顾右盼、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竞争效应。三是塑造活力生态。建立“评星定级”制度,细化“平台自评、县级考评、群众测评”评定程序,按照村、城市社区、涉农社区、县级部门四个序列分类评比,根据活力指数排名评定“1—5”星级活力党组织,对评定的“五星级”活力党组织,给予政策、荣誉、经费等方面奖励;对不达标的党组织采取不定星级,纳入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提升整顿,体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效果,让做得差的有压力、做得好的有褒奖。
变革成效
一是构建起“无事不打扰、有事就激活、平时有活力”的组织体系。2023年以来,全县30841名党员完成集中登记,排查出了10名失联党员。7052名在职党员到联系社区、居住地注册,基层党组织共接受党员注册76478人次,其中三合街道平都中路社区最多接受了1385名党员注册,初步形成了“一名党员可在多个党组织注册、一个党组织可接纳多名外来党员”的“开放式”组织体系。同时,以注册党员为主体,全县建立起驻网工作队428个、功能型特设党支部182个、“五跨协同”党员战斗队85支,实现了对党员的有效组织、有序调度,在党建统领网格治理、祈福节和庙会执勤等工作中冲锋在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助推全县社情民意满意度由第27名C档上升至第10名A档。二是“快感知、有法度、能生长”的智治格局基本形成。依托“红岩先锋”丰都智慧党建平台,集成党员“扫码注册”功能,有效解决了党员跨区域流动的身份确认、跨组织活动的信息互通问题,实现流动党员“一码管理”、服务群众“e呼百应”。通过推动基层党组织“有序开放、适度竞争”,让有条件、有能力的党组织能够吸引更多党员、建立更多组织、开展更多活动、服务更多群众。三是社会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截至目前,通过创建“活力党组织”,引导成立了家庭教育互助会、新农人互助会、健康互助会等法人社会组织130余个,其中建立党组织78个;成立了夕阳红乐队、巾帼舞蹈队、青年读书会等社区社会组织3500余个。各类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吸引全县总计20余万人加入,社会的组织化程度逐步提升。
(丰都县委组织部供稿)
编辑:熊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