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峰专栏|游成都④:神秘的古蜀文明
作者:李立峰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3-04 13:13:06古蜀王真的存在吗?三星堆文明是如何消亡的?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是什么关系?成都的城市源头在哪里?
在成都博物馆,我遇到了一位特别厉害的讲解员,她热情、博学,爱成都,爱历史。短短两个多小时,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成都的前世今生,更解开了我心头的答案。
先说古蜀国。它是四川盆地真实存在的一个古国,大约从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316年,经历了蚕丛、柏灌、鱼凫、杜宇、鳌灵五代蜀王。每代蜀王,都传承了若干世。以鳌灵为例,号称开明帝,他开创的开明王朝,先后历十二世。也就是从他开始,一改之前的蜀王禅让制,改为蜀王世袭制,直到后来为秦所灭。至此,对古蜀文明的了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
再说三星堆遗址。在我看来,三星堆是一个人一生必须要探寻的博物馆。考古显示,三星堆遗址距今约5000年至3000年。行走在三星堆遗址,礼天敬地的玉器、造型独特的神坛、纵目千里的面具、人鸟合一的神像、振翅高飞的凤鸟、通天达地的神树,常令人目不暇接。只可惜,此次没有订到去广汉的车票,无缘再睹古蜀先民的浪漫想象力和非凡创造力。
最后说一说金沙遗址。金沙遗址稍晚于三星堆,距今约3200年—2600年。2001年初春,金沙遗址的发现,犹如春雷炸响,即刻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其广为人知的太阳神鸟图案,表达了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美好主题,是中华民族太阳崇拜观念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气质的集中展现,后被确定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
研究表明,金沙遗址与三星堆遗址关系密切。这从三星堆出土的金杖和金沙出土的金冠带上得到了印证。金杖和金冠带都是古蜀王至高权力的象征,两件文件上面錾刻的纹饰基本一致,说明金沙与三星堆的统治者在族属上可能存在亲缘关系。此外,出土的玉琮、玉璋、黄金面具、铜立人等文物,也都具有惊人的相似性。三星堆和金沙是一脉相承的,二者共同构成了古蜀文明的两座高峰。这为破解三星堆文明的突然消亡之谜找到了有力证据,同时又从另一方面验证了成都具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从古至今其地理方位亦无大的改变。
金沙遗址的研究还表明,在青铜铸造等多方面,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之间相互影响,成为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的有力证明。
还有更多的未解之谜,萦绕在我们心头。一件件文物背后,都有一个个神秘的文化、不为人知的故事,等待人们去破解,去探寻。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很可能仅仅只是方寸之地。
徜徉于金沙的遗迹馆、陈列馆,我不断被眼前的古蜀文明震撼着。印象深刻的是遗迹馆里的一棵树根,它以木质之身,与金沙遗址祭祀区的象牙、金器、玉器等相伴了3000多年。据考证,它是一棵秋枫。如今,只留网格状的树根一个,分布达上百平方米之广,如同人的血管一般,保持着出土时的倔强模样,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视觉的冲击。
还有陈列馆门前的那棵乌木,距今6500多年,而测试树龄超过了1000年。也就是说,我们面对的是一棵7500多年前的大树。它残躯就有20多米,近十层楼高。站在这样的大树面前,人是无比渺小的。想当年,参天巨树存活的时代,该是何等壮观、华丽、辽阔、大气的景象。
不是所有的树都可以成为乌木,只有那些自带香味的香樟、楠木、红椿等树种,才能被碳化、玉化,进而与时间握手言和,实现永生。它们像一枚枚宝剑,雕刻时光。它们像一座座丰碑,致敬生命!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不管是三星堆遗址,还是在金沙遗址,古老的巴蜀文明,神秘而又精美,悠久而又前卫,总是游客的心头好。而每一个走进这里的人,也都觉得不虚此行。
编辑:石俊豪 熊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