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安专栏|藏在光阴里的中国故事:革命惊蛰
作者:郝安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3-05 07:00:00紧随雨水节气而来的惊蛰,最开始叫启蛰。汉武帝因避其父汉景帝刘启的名讳,改为意思相近的惊蛰。至唐,曾一度复用启字;或许惊蛰所体现的简约性与表意美,更贴切得当,更响亮生动,到开元年间,张遂制大衍历再行迎迓,从此沿用惊蛰至今。
秦汉以前,惊蛰在头,是正月中气;雨水居后,是二月节气。到汉代以后,雨水与惊蛰才互换了位置。这也是一经形成便安如磐石、笃定泰山的二十四节气少有的两处调整之一。另一处是谷雨清明位置的前后挪动。
当年马克思在分析社会变革的规律时,曾尖锐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社会领域如此,自然领域万事万物的推移运转、洗削变革又何尝不是这样。就大时间序列而论,雨水惊蛰顺序的调整符合天地阴阳术数。究其冬去春来,绝不会是一时一天的了断。冷暖的增减、阴阳的转换和次序的变动,只能是一种渐进性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只有当这种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事物的度,才会产生质变,开始一个新的发展过程。
由是观之,立春过后十五天,皆因时辰时候时机都还不到,只能契合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的温润雨水;而充满动感,富有革命意义的节气惊蛰,只能在竿头日进,各种条件都已充分满足的雨水之后。
火到猪头烂,功到自然成。惊蛰的革命性,就在于其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它顺乎天而应乎人,是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到新质飞跃的暴力行动——
当太阳运行到黄经345度的位置,于无声处,忽闻天公霹雳,轰隆轰隆声中,万物出乎震,震为雷,大地的沉默霎时被撕破,束缚它的罗网瞬间被冲决,连天都要裂开的样子。在沉寂中积蓄的全部能量,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大地松一松筋骨,伸展着身子,便万物苏醒,万类以荣,万象更新。山川河流,树木花草,都在猛然苏醒。就连土里冬眠的虫儿也探头探脑,纷纷破土而出。经历了严冬的蛰伏、早春的懵懂,各类动物们睡眼惺忪,蠢蠢欲动,络绎嘤其鸣、求其友,欢快地耳鬓厮磨,开始叫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水淋淋的湿,浅浅的粉。头五日,沾了雨意的桃花要鼓蕾了;又五日,仓庚即黄鹂鸟感受到春之气息开始婉转鸣唱。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随着再五日的春气生发,天行仁道,毋杀毋夺,老鹰也去其戾气,止其猎杀之技,变得像斑鸠布谷鸟一样温顺。
眼前并列的惊蛰二字,就这般在远方平地一声初始的雷鸣中,敞开并发生了无数个生动的画面和无穷的春之故事。
红红火火、吃吃喝喝,欢欢喜喜、忙忙碌碌了一个月,一般来说出了正月,就算基本过完了年;但人们似乎不情不愿,还盘桓徜徉在亲情友情爱情的温柔乡里,流连忘返。不仅仅只是说说“诚心拜年,三十不晚”,还愣是把年过到了惊蛰后的“二月里来好春光”。
农历二月又称如月。如者,随从之义,如如然也,有按天地意志万物相随而出的意思。果然一进二月,传统节庆又纷至沓来。第一天是天地万物都各得其所,达到和谐境界的中和节;第二天是惊蛰过、百虫苏,二月二、龙抬头专门的龙头节;第三天是开笔写人,点砂破蒙的文昌节。如月接二连三的礼仪节庆,一般都集中在二月二的龙抬头日。
昨日潜龙勿用,今日见龙在田。这是万物之首,和风化雨的主宰,力量、威严和美的化身龙王蛰伏一年要抬头的日子。从远古而来,携带着希望,一直向未来而去的龙最先醒来,赐福人间;随之各种酣睡的小生命就都又活过来了。
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惊蛰前后的龙头节,缘起自然天象,又叫春龙节、农事节、踏青节、花朝节。相传重农桑、务耕田的三皇之首伏羲氏,在每年的二月二都要举行盛大仪式,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后来者纷纷仿效,文武百官必得在这一天自理一亩三分地。
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大人小孩正月留了几十天的长发,终于可以应时而作,名正言顺剃掉了。理理发,去去旧。这也象征着剪掉过去的烦恼和负累,梳理精神,容光焕发,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大江南北,龙抬头节还演绎有很多风俗习惯和故事。譬如敬龙祈雨,以利春耕;譬如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譬如妇女忌讳女红不动针线活;还譬如把这一天的食物都视为龙体之物,应景饺子叫龙耳,烙饼叫龙鳞,面条叫龙须,馄饨叫龙眼,大米叫龙子。
遵从天时自然,礼敬世故人心。这是春节蔓延的余波,直到这时,才算真正过完了隆重而又绵长的农历之年。
节气是芬芳馥郁的茶,节气是经久醇厚的酒,节气还是严肃刚正的戒尺。易经曰启蛰一雷,震惊百里;民间讲天上雷公,地下舅公。都是说惊蛰主祭的雷神,龙身人头,威望很大,地位崇高。既司打雷闪电,行云布雨,庇佑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又秉公任直,代天执法,惩恶扬善。
延安时期,文韬武略的毛主席就从雷鸣电闪一句牢骚话里听出,所骂不是小事,群众是父母,要敬之奉之,岂容有怨不问?转而修订政策。以后念兹在兹,一直记挂。七大期间从不同角度曾四次检讨,用以省思警示。如是披肝沥胆,呕心沥血,只几年工夫,就势如霹雳,动如雷霆,直叫拒者降、望者归,成就了克敌、夺权、得天下的大事。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正好是鸟语花香的九九艳阳天,标志仲春时节的开始。过了惊蛰,春日渥盛,一时春雷浩荡,春色撩人,春风得意,任谁都有一种揎拳捋袖的冲动。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总体而言,二十四节气中规中矩,就数惊蛰最为神奇。这是大自然又一个新生的节气。积小致巨的革命惊蛰,惊天动地、惊世骇俗,至此完成了与冷世界的彻底决裂,让回暖成为主流。春天终于胜利驱走冬天,总算坐稳了它的江山。
犹如寒冬过后起床军号的突然嘹亮呼啸,又像运动场田径比赛发令枪的猝然打响,倏忽间,天地俱生,万物滋荣。所有生命静如处子、动如脱兔,龙骧虎步,龙吟虎啸,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
编辑:李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