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黄裕涛专栏丨《开山人》:绽放普通人群最耀眼的光芒

作者: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3-11 14:48:06

“下庄”,这个令我肃然起敬而又十分熟悉的名字。它坐落在秦巴山区腹地的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这里四面绝壁、地势险峻,就像一口巨大的深井,上下落差一千多米,而下庄就在井底。

见一次惊心、去一次难忘,这是我挥之不去的下庄印象。因为这里是我们单位的对口帮扶乡村,而我又是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的联络员,由此我与下庄结下了深深的缘分。2021年以来,我先后去下庄村调研了6次,参观过下庄人事迹陈列馆、愚公讲堂、巫山党校下庄分校,听毛相林讲过党课。最近的一次调研是在2023年12月13日,刚好赶上《开山人》电影首映后热播。记得之前曾观看过《绝壁上的天路》纪实片,当时在场的十多名同志无不为之动容,有的同志甚至泪流满面,其中有人自言自语:“我看一次,哭一次。”从《开山人》的整个情节和内容看,是对《绝壁上的天路》的艺术拓展和原形深化。该片通过讲述主人公毛永福带领黄祥基、陈茂才和香秀等一批夏庄村村民,克服重重困难,在四面环山的夏庄村悬崖绝壁间开出八公里长的“天路”,让夏庄村老百姓摘掉贫困帽子、走上乡村振兴道路的故事。影片的主人公“毛永福”,其原形就是毛相林;“夏庄村”的原形就是下庄村。

undefined

《开山人》海报

从影视角度,我无法准确评论,因为自身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但从观众的角度,我却有诸多感受。这部影片的人物立体生动、情节跌宕起伏,不过度艺术而失真,不千篇一律而枯燥。最让我动容的,是透过影片再现了“下庄精神”,绽放出中国最基层最普通人群最耀眼的光芒。

这道光芒,从“不甘落后”的思想中迸发而出。这个“天坑村”村里,充满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从村里到乡镇去赶集,也要跋山涉水两三天。莽莽高山、贫瘠植被,无声地述说着世代的艰难。当时全村397人中,150多人从未出过下庄,160多人从未见过公路,360多人从未看过电视。因山路太过崎岖危险,半个世纪以来,下庄村有23人从悬崖上跌落致死,70多人摔伤致残……陈茂才老婆难产,需要送医院急救,村民们不得不在瓢泼大雨中抬着她翻山越岭,差一点就命丧途中;女孩莉莉因为父母摔下悬崖成了孤儿……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冲击着人们的思想,也冲击着观众的思想。穷则变、变则通。残酷的现实逼迫着下庄人改变自己,他们不甘落后,不想世世代代贫穷下去。其实他们内心早已形成这样的共识,只是缺乏一个思想的触点,一个大胆的声音。因此,当村支书毛永福发起修路的号召时,那一双双渴望而又坚毅的眼神那么相似,没有挨家挨户做思想动员的艰难,孤儿莉莉一举手,大家相互感染的情绪立即发酵,修路的表决顺利通过了。因为村民几代早就渴望改变自身命运,即使黄祥基有分歧,但想要摆脱落后的出发点与大家是完全一致的。

《开山人》剧照

这道光芒,照亮了“不等不靠、不畏艰险”夏庄人足迹。在悬崖峭壁上修路,谈何容易!虽然大家都捐了款,但修路经费仍然严重不足,毛永福敢想敢干、质朴坚韧,没有等着筹齐了款再修路,而是以个人名义去贷款。从决定修路后,他们就不等不靠、说干就干、说做就做、不畏艰险。在毛永福的带领下,一场轰轰烈烈的修路攻坚战打响了。没有大型挖掘机,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他们靠铁钎在绝壁上凿岩,靠人工打眼装炸药,凭着“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的执着信念,日夜奋战在老牛背、黄花台、果子岭、鸡冠岭上。当蚊虫啃咬着皮肤,当朝霞把山巅染成金色,当暴雨从岩缝冲击而下,当雪花轻轻飘落,当寒风簌簌吹响,这里有诗一般的画面,有大自然的无限风光。但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渲染的不是诗意美景,而是普通百姓与大自然的坚决抗争,是内在丰富情绪的自然表达。

这道光芒,穿越了“不怕牺牲”生死线。修路过程中,陈茂才死于工地山崩,给全村百姓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老来丧子之痛猝不及防,毛永福当场给老人家下跪致歉。全村村民披麻戴孝举哀送葬,莉莉奶奶将自己百年之后的备用棺材赠给了陈茂才。此情此景,哀声大作,天地动容。毛永福当即表示全村供养陈茂才的孩子长大成人。送葬之时,陈茂才的发小黄祥基风尘仆仆赶了回来,还带上了专业的修路施工队。这里有悲痛万分的情感割离,有艰难命运的抗争,有坚强渴望的继续。在村民们相继牺牲的情况下,毛永福甚至有过放弃修路的念头。但最终,大家没有放弃,没有被前进道路上的牺牲和困难所折服和吓倒,而是团结一心朝前赶、不放弃。由于细节的铺垫、氛围的营造,《开山人》比我们看到的《绝壁上的天路》所描述的黄会元、沈庆富等村民的牺牲更震撼性和感染力。

undefined

《开山人》剧照

“一条天路连通山外,一个群体感天动地”。历时7年,牺牲6人,参与村民108人,最终在绝壁上开凿了8公里“天路”。下庄村的修路史无不折射着普通人群最耀眼的光芒,那就是用血肉铸就的“不甘落后、不等不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下庄精神。我曾问过当地村民和巫山县、竹贤乡的领导,为什么不整体搬迁?他们都回答说,一是故土难离,二是情感承载。当然,现在的下庄村不用考虑搬迁了。因路而变、因路而兴、因路而美。如今的下庄村,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在社会各界的援助下,依靠村民自身努力,面貌已今非昔比。下庄村传统村落保护入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案例和全国传统村落名录。目前已新修通了两条出山路,路子越走越宽广。下庄天路被评为“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新建了水厂、污水处理厂,物流、金融进村,电力通讯、公共服务设施更完善。天路下庄景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下庄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下庄的良好发展势头吸引了众多外出务工的村民返乡创业,目前全村人口已达700人。

当你走在村里面干净整洁的柏油路或水泥路面,当你住进与星级宾馆相媲美的下庄民宿,当你走进修葺一新的下庄小学,当你看见大片大片黄澄澄的“巫山恋橙”,当你站在鸡冠梁观景平台远眺蜿蜒而上108个“之”字弯的天路和错落有致的村落,当你发现下庄村民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脸……你是否会忘记昨天那个原始落后的“天坑村”——不,决不!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腰系一根长绳,徒手下到悬崖,悬空摇摆钻炮眼”的那一幕幕,不能忘记英勇牺牲的6位英雄村民,不能忘记以毛相林为首的群体创造的下庄精神……或许,《开山人》是将来唤醒我们沉睡记忆的一部力作,成为一代代接续奋斗的不竭动力。


编辑:孙茜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