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推进思政教育数字化要把准实践特征

作者:张培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3-26 00:44:2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这为各级各类学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了新的方向。当前,人类社会已置身于数字化场景之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并加速耦合融入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不仅让教育领域面临着革命性重塑,也让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满足人才成长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时代选择”。在此背景下,推动思政教育数字化并形塑思政教育新形态、探索形成新时代育人新模式和新范式,既是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创新性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和现实任务。

作为一个以“铸魂育人”为核心的“技术—社会”建构,思政教育数字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在把牢思政教育学科特点和意识形态属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在数据要素的驱动下,全应用场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转型,使其在价值构建、内容体系、教学范式、学习方式、传播渠道、互动空间等方面都得到全新的发展,进而系统性地创新、重塑思想政治教育形态,要从整体上厘清思政教育数字化在实践层面的要求或特征,以便提供清晰的路径指导和可循的策略方案。

推进思政教育数字化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思政教育数字化的目的并非只是利用数字技术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数字化,也并非只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的各类信息、资源和场景数字化,其根本任务还在于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其核心目的依然应聚集在提高育人功效上。换句话说,通过数字技术优势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思政教育数字化应该坚守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也只有始终筑牢价值坐标和政治基座,才能让思政教育数字化运行在正确轨道上并达到预期目的。在人才培养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挖掘数据、利用数据,以全过程全领域全要素数据为驱动,全面把握学习者特点,全程性汇集数字信息,全方位提供数据支撑,全景式扩展思政教育空间,在多维互动中因人、因事、因时、因地以数化人、以数助人、以数育人,最大程度地为思想政治教育增加新动能并实现价值增值。

推进思政教育数字化要以整体变革为基础支撑

思政教育数字化不仅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在数字时代的变革与重塑,还涵盖着教育技术应用和教育治理创新之间的协同互动关系,是对育人体制、育人机制的系统性升级和整体性改造,其过程是各级各类院校围绕育人工作,创新治理机制,再造治理流程,并实现数字化治理的过程。利用数字技术和数字化思维,可以有效疏通思政教育实施的组织架构,缩短多元主体参与育人活动的距离,消解传统思政教育中的碎片化阻隔,有效协调思政教育的治理主体和治理要素,为全面把握思政教育对象和学习者特质夯实数据基础。同时,通过数字技术可以多模块集成思政教育数据资源、多线程传输思政教育数字信息、多场景再现思政教育交互活动,进而整体推动思政教育工作体系目标转向,建构出多要素耦合的系统性网络型思政教育数字化育人模式,让思政教育在“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及“十大育人体系”之间实现系统性对接和整体性变革。

推进思政教育数字化要以形态再造为主要路径

思政教育数字化是遵循思政教育规律、按照育人目标及任务,基于“人—技术—育人”有机嵌入、彼此融合、相互促进而生成一种崭新的育人形态的过程,这缘于数字技术在思政教育实践中引发的系统性变革,而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其中不仅作为工具而存在,还是促进理念更新、模式转变和组织形态变革的关键力量。无论从目标逻辑或是价值逻辑、理论逻辑或是实践逻辑来看,思政教育数字化都指向全局性、系统性的要素重组重整,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和生态化发展思路,积极适应内外部客观环境变化催生的育人需求变化,在统筹布局、整合进化、多元协同基础上,在数字化转型战略引领下,通过将数字技术、数字思维、数字素养、数字文化等深度融入思政教育全过程全方位,着力优化业务逻辑、创新育人场景,进而重构育人秩序和育人形态,打造逻辑通畅、体系完善、功能完备且具有高质量、高韧性、可持续发展的数字思政教育新生态。

推进思政教育数字化要以智慧思政为关键指向

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系统对外部环境变化应该保持足够的敏感性,尤其是在大数据智能化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着教育创变的时代,应该时刻彰显数智化追求,推动传统教育步入并适应智慧教育时代。在思政教育工作实践中,要着力探索以智慧思政为指向的变革创新,充分运行各类信息技术,系统构建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教学平台,创设沉浸式、交互式、体验式的智慧学习环境,促进现实与虚拟、显性与隐性多元教育场景融合,推出精准定制、量身定制的思政教育产品和服务,切实将技术智慧转变为教育智慧,在注重便捷、个性、有趣、精准中传递正能量、抢占意识形态高地、提高思政教育品质,打造成一个更加充满活力的智慧思政体系。当然,不管思政教育如何数字化转型,但其内核“基因”都是不变的,应始终着眼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铸魂育人的本质价值,始终紧扣“育人为本”去关注学习者的成长发展。

【作者为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本文为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2023-2024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高校思政教育数字化行动框架及推进策略研究”(项目编号:cqgj23062B)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蒋炀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