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小微湿地+”释放大能量

作者:王婉玲 邓青春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3-28 09:57:01

提及湿地,很多人会在脑海里浮现出神秘宁静的扎龙湿地、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根深叶茂的东寨港红树林……作为全球重要生态系统之一,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固碳等重要生态功能。

与大型湿地不同,湿地中还存在着不起眼的“小家伙”——小微湿地,它与人们距离更近,常难以辨别,却发挥着很多大型湿地无法替代的生态功能。

近年来,重庆市率先探索“小微湿地+”建设,成立中国小微湿地创新联盟,梁平、黔江、开州等地因地制宜探索推广各式小微湿地修复模式,走出“生态美”和“百姓富”的新路径。

“小微湿地+民宿康养”

除灰尘 兴产业

2月22日,天刚擦亮,陈宗勇就带着工具,行走在梁平区竹山镇猎神村的乡间小道上。

“快开春了,我去拾掇拾掇咱们村的湿地。”伴随着清晨枝叶上露水的滑落与白鹭的啼叫,陈宗勇在一处梯塘前停下,将包中的剪刀和铲子拿出,开始找寻梯塘中需拾掇的地方。

明月山下,层层叠叠的梯塘交错着,每个塘边都配有生态沟。明月山上的水流下,经由梯塘,沿着生态沟缓慢流动,最终汇入猎神湖,这就是猎神村的梯塘小微湿地。

48岁的陈宗勇是猎神村小微湿地的维护人,也是猎神村小微湿地发展的见证者。

“以前这里是挖石膏矿的地方。因为开矿,村里常年被灰尘笼罩,久而久之还出现了房屋倾斜和地面塌陷的情况。”陈宗勇指了指梯塘小微湿地的区域,过去发生的事情仿佛历历在目。

转机,出现在2017年。

“我们决定换个思路谋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猎神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宗寿说。

2018年,猎神村下定决心永久关闭20多家石膏矿厂,针对挖矿留下的“大坑小坑”,与梁平区湿地保护中心共同开展矿区生态修复。

“利用地面的塌陷因地制宜建设梯塘小微湿地,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还可以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加速猎神村的生态修复。”梁平区湿地保护中心主任唐宏说。

云淡淡出于幽壑,水澈澈源自深岫。如今的猎神村,山水林田之中穿插着传统川东院落,竹海环绕,田园交织,白鹭不时在小微湿地边驻足,构成一幅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象。

“现在猎神村变化可大哩,灰尘不见了、空气变好了,游客都爱来这里,我们也吃上了‘生态饭’!”陈宗勇说。

猎神村梯塘小微湿地水质清澈、草木繁盛、虫鸟和鸣,被吸引来的游客也愈发增多,唐攒英作为猎神村梦溪湉园民宿的经理,对此深有体会。

2018年,梦溪湉园刚建成时,游客寥寥无几。

“那时候村里全是泥巴路,民宿的呈现效果也不好,很难吸引游客。”唐攒英回忆道。

小微湿地建成后,随着游客增多,梦溪湉园的房间逐渐供不应求。为满足游客的住宿需求,梦溪湉园于2021年扩大规模,建成第二期并投入使用。

微风拂过,错落有致的民宿混合着缕缕竹叶的清香,行走在青石板路上,驻足于小微湿地旁,一杯香茗、一缕阳光,便可“偷得浮生半日闲”……

“今年春节期间,梦溪湉园的住宿依旧爆满。”谈起旅游市场的火爆,唐攒英感叹道,“见证梦溪湉园的发展,其实也是见证猎神村一路走来的艰辛,日子会越过越好。”

如今,猎神村每年接待游客约100万人次,并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称号。

“未来,我们将继续盘活猎神村闲置农房,打造庭院式民宿产业等承载休闲康养功能的空间,继续探索‘小微湿地+民宿康养’模式。”陈宗寿说。

“小微湿地+自然教育”

讲科普 悟自然

2023年11月10日,重庆市黔江区官村景区。

十几辆大巴车载着483名小学生驶向黔江区中小学农耕体验(寨子)实践教育基地,开启他们的研学之旅。

“大家知道地球之肾是什么吗?”在官村湿地公园入口,负责讲解的老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无数稚嫩的声音道出了同一答案——湿地。

“现在同学们所看到的就是位于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里的官村小微湿地,它具有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在老师的娓娓道来中,官村小微湿地如卷轴般在同学们面前缓缓铺展开来——

花海、步道、凉亭和小微湿地和谐依偎,风光秀美,令人沉醉,让人很难想到这里曾经只是散乱的河滩地。

官村小微湿地主要结合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与恢复工作开展建设,形成开敞的自然空间,为游客、居民和学生提供多样的休憩空间以及自然科普的研学场地。

“官村小微湿地既凸显了湿地原有的特性和功能,又实现了生态保护、旅游发展和科普教育的有机统一。”黔江区林业局工作人员李龙江说。

讲解之余,老师带着同学们走走停停,辨认着小微湿地中的各类植物。

在小微湿地的外围,围绕着一片树林,阳光透过树叶,层林尽染,红橙交相辉映,就像打翻了冬日里的调色盘,让人进入油画里的世界。

“这是落羽杉。”老师向同学们介绍道,“它的根系发达,可以在富水环境下利用土壤中极少的氧气存活,常栽种于湖边、河岸、消落带,对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同学们用手掌缓缓抚过落羽杉的树干,感受着树纹散发的自然气息。微风拂过,落羽杉的叶片随风舞动,发出“沙沙”的声音。

“它的叶子一直是橙红色吗?”学生周莎好奇地询问。

“不是的,落羽杉入秋后树叶才会变为铜锈色,所以只在秋冬季才可见到如此美丽的景象。”老师耐心回答。

同学们在栈道上行走着,时而在小微湿地旁仔细辨别周围的水生植物,时而与一旁的伙伴交流探讨,有困惑之处,就向老师询问请教……

一场自然科普课结束,同学们仍意犹未尽,他们滑动着笔尖,用绘画的形式将自己最喜欢的植物形象留存于纸间,留下此刻的记忆。

“以官村小微湿地作为开展自然科普教育的场所,让孩子们爱上自然、享受自然,这就是我们自然科普课程的意义。”黔江区中小学农耕体验(寨子)实践教育基地负责人李茂华说。

“小微湿地+环境治理”

治消落 复生态

早春时节,漫步在重庆市开州区汉丰湖畔的滨湖大道上,三三两两的年轻人骑着自行车经过,孩子手里捧着彩色的气球,正“咯咯”笑个不停;湖岸边,各种款式的桌椅被随意摆放在地上,这里已然成为人们的露天茶坊;广场上,不少老人悠闲地踱着步子,一会儿抬头欣赏天空翻滚的白云,一会儿低头看看湖中扑腾的水鸟……

“以前没有汉丰湖,是三峡大坝蓄水后才有的。”开州区居民席万军说。

席万军的老家就在开州老县城,三峡大坝蓄水后,老县城被淹没,由此形成汉丰湖。但席万军不知道的是,汉丰湖是经过专家学者研究,在开州城区内东河与南河交汇处建成水位调节坝,从而在消落区形成的一个常年蓄水高程在170米左右的湖泊。

“开州是三峡库区消落带面积最大的区县,面临不少生态治理挑战。”开州区自然保护地管理中心主任黄亚洲介绍,过去汉丰湖受上游污染物累积、人口和工业密度增大等原因影响,湖内水质一度恶化。

为此,开州区自然保护地管理中心积极探索小微湿地保护与利用,在汉丰湖南岸芙蓉坝设计了环湖多维基塘湿地,在消落带构建多功能基塘系统,并在塘基上栽种耐水淹的木本植物,形成网状林泽。同时,管理中心在175米高程以上至人行步道之间建造雨水花园、生物洼地等环湖多塘,在两级步道之间设计栽种野花草甸,从而构建起一体化的多功能复合景观基塘系统。

连日来,成群的候鸟驻留在汉丰湖,或在水面嬉戏、捕食,或在林间休憩打盹儿,风拂芦苇,鸟影翩跹,成为初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现在,汉丰湖鸟类数量较7年前增长了4倍以上。”黄亚洲说。据有关部门监测,由北方南迁抵达汉丰湖越冬的雁鸭类候鸟达到近2万只,包含斑嘴鸭、绿头鸭、红嘴鸥等30余种,而汉丰湖周围的水岸森林、浅滩、芦苇丛则成为鸟儿们的绝佳庇护所。

“这说明汉丰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在近几年得到了较好恢复。”黄亚洲说。

一城山色半城湖。如今,在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消落带范围内,开州区自然保护地管理中心牵头创新性实施了“水中林泽、景观基塘、鸟类生境、立体多维小微湿地群”消落带四大治理工程,为三峡库区消落带治理探索出一条自然智慧与人工智慧共融、工程技术与生态技术共生的生态修复之路。不仅汉丰湖消落带生态系统修复入选“重庆首届生态保护修复十大案例”,焕然一新的汉丰湖还成功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编辑:王婉玲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