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不识这个字,就不懂中国这个地儿

作者:江中心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4-07 15:42:06

“㽏”,《现代汉语词典》(2006年版446页)释义:“音ɡàn,㽏井沟,地名,在重庆忠县。”一字专用一地名,其字定然有成因。

“㽏井”,因该地古时盛产井盐而得名。有史料记载、文物佐证,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㽏井沟一带活动,并且经营盐业,人们挖井采水熬盐,官府在此设立机构管理盐业,收取盐税,直至民国后期。此地很长一段历史颇为走红出名,先叫“盐溪”“盐井溪”,《水经注》等早有记载。

后来当地文人见盐水流入河中,与淡水合而不混且饮而味甘,遂以“两水相合饮而甘(味美)”之意,造出一个“上下甘”的“gàn”字来作为本处地名,以示独特,改“盐井溪”为“gàn井溪”。《清一统志》始记 “gàn井”,清《忠州直隶州志》、民国《忠县志》皆称“gàn井”,20世纪80年代还用“上冾下甘”的“gàn”字。《现代汉语词典》收入此字时,认为两点水表示冰,三点水才表示水,遂规范成“㽏”。由此足见“㽏”字源深而宗正。

2005年《央视国际》称:㽏井中坝遗址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制盐场。汉代以来,官府先后在此地设立盐官(盐务局)、㽏井乡(镇)、㽏井区等机构和建制,当地人也将㽏井溪称为㽏井沟、㽏井河,河入长江处叫作㽏井口,“地下不断代二十四史”文物出土之地命名为㽏井中坝遗址,学界认为㽏井文化是忠县文明的发源、古代巴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史实可证,㽏井之名得到历代官民认可,㽏井文化与三星堆文化一样颇受学界尊崇。

1981年全国第一次地名普查,政府用法规形式将“㽏井”固定下来。可当时铅字未造“㽏”字,㽏井公社(乡政府)的文件就用木刻“上冾下甘”两点水的“gàn ”字盖制文头。1985年㽏井区公所找县政府办公室联系解决未造“㽏”字的问题,县政府办公室找铅字厂订制了一批“㽏”字模,广送相关单位使用,铅印文中“㽏”字始得“正版”。

实行电脑打字后,电脑中亦无现成“㽏”字根,人们要么又将“㽏井”写作“干井”,要么“㽏”字用手填写。为了规范,当时县地名办专发简报,介绍电脑上如何通过造字程序拼造“㽏”字,并予监督。

2004年,据说有“要员”说“㽏”字难写难认,要忠县更改“㽏井”之名。忠县先将“㽏”改为“干”,后又将“㽏”的上部“洽”去掉,叫做了“甘井”。“㽏井镇”变成了“甘井镇”,“㽏井”的山水、历史、文化冠名都改作了“甘井”。“甘”与“㽏”似乎沾了点边,但其形义皆非“㽏”意矣。

2008年忠县政协会议提案指出:一个编入字典、忠县专用、寓意深远的文字符号“㽏”,在它的出生地、专用地惨遭废用,几乎消失,众多有识之士为之扼腕叹息,遗憾不已!建议县政府恢复“㽏”字的使用,将此前谬作“甘井”的所有提法更正为“㽏井”,彻底为“㽏井”正名。

县民政部门回复:改“㽏井镇”为“甘井镇”只是改的行政建制名,作为地名的“㽏井”并没有改,完全应该继续使用。

2011年9月初,评审㽏井河开发规划,有人提出规划方案写作“甘井河”不对,应改为“㽏井河”,时任忠县县委书记、县长刘贵忠当即要求规划机构更正为“㽏井河”,并严肃指出:“㽏”字是忠县财富!责成有关部门立即行文恢复使用“㽏”字。

赓即,忠县县委、县政府“两办”发文:“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在本单位计算机上加装‘㽏’字库,率先使用‘㽏’字。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要积极使用‘㽏’字这一忠县特有文化符号,大力宣传和推介忠县”。至此,停用8年、众人呼唤的“㽏”字,又一次毅然归来!

随之,电脑上的拼音输入法也能够直接打出“㽏”字来,用“㽏”方便了。

而今,㽏井没有了行政建制(2006年撤销㽏井镇),但㽏井河永恒、㽏井湖新生,㽏井沟风景名胜区将走向全国吸引世界,㽏井文化(文物)乃世界瑰宝、万古流芳。

“㽏”,虽“道路曲折”,但“前途光明”。

作者系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忠县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编辑:王婉玲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