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专栏|一代中师生
作者:陈刚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4-09 16:48:05题记:甲辰龙年清明节,参观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中国中等师范教育陈列馆”有感。
雨后天晴,看见春风,很轻。
听见庄稼拔节生长的声音,很轻。
走进白沙古镇,在一座古四合院里,
遇见久违的时光,很远,很轻。
“百年中师,师范百年。”
吴玉章、何叔衡、徐特立……
100名,中师毕业生中的伟人,
把百年历史,播撒在展厅,
一串红色感叹号,铺展成满庭风景。
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
一个恰同学少年的中师生,
独立寒秋,橘子洲头,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历史的天空,从来不结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生命的种子,一茬接着一茬。
公元1979年,怀揣初中毕业证,
我把父亲长满老茧的锄把
当撑杆,“鲤鱼跃龙门”。
手捧中师录取通知书,跪拜
母亲长满野草的坟头,我泪流千行。
父亲,从烟荷包里摸出两张
皱巴巴的全国通用粮票,递给我,
一声不响地,去了庄稼地。
三年,三年,时光温暖:
背沙抬土,汗洒百废待兴的校园,
建知识的跑道,筑人生的赛道。
《金梭和银梭》,唤醒清晨。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这诗句,引领我们不断向上。
几片蔬菜,几块肉片,
一碗苞谷混蒸的米饭,
成就了我们三年朴素而诗意的时光。
我们如饥似渴——
探讨数理化,切磋文史地,
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求知问道。
教材教法,在模拟课堂生根;
心理学教育学,在心中发芽。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万金油”,是我们的别名,
广大乡村学校,是我们奔赴的远方——
破旧的教室,装满风声、雨声、
琅琅读书声,响彻苍茫
山野。大娃娃带着一群小娃娃,
齐诵“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
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
三尺讲台,点亮双双稚嫩的眼。
走出展厅,闭目,深呼吸:
人生如夏花,开放,是一种绚烂;
人生如秋叶,飘落,是一种静美。
一代中师生,已经或即将
转身谢幕,成为无法回放的绝版。
但,我,我们,
仍想从灵魂深处,大声说:
如果,还有如果,
下辈子,我们还当中师生!
编辑:李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