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下载七一APP

文学︱落花生

作者:徐龙宽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4-14 09:39:05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这首童谣里的“胖子”便是落花生。

夏日午后,我去黄河里游泳时,便会路过一片辽阔的花生田。叶片随风舞动,橘黄色的蝶形小花儿盛开,宛如绿色的湖泊中泛满金光。

在我们当地,落花生被称为“长果”,因其能结出三粒、四粒的果实,果荚修长,故而得名。三粒的为“三锅腰”,四粒的称“四粒红”。乡人说“长果”浑身是宝,常吃能延年益寿,所以又被称为“长寿果”。

花生的吃法众多,如带壳煮、煮花生米、炒花生米、油炸花生米、花生糕等。夏天漫步在济宁市的大街小巷,总能听到“五香花生大螺蛳”的吆喝声。

将辣椒、陈皮、白芷、花椒等香料与带壳花生一同煮出来,便是夏季喝啤酒时的美味小菜。果仁透香,软硬适中,夹杂着五香大料的味道,口感十分美味。我在家里也尝试着做五香水煮花生,但是往往以失败告终,无论煮多长时间,花生都不入味,只是外壳沾了一点滋味。即便用手把外壳捏开一道缝,远不如在街头买的五香水煮花生好吃。我猜想这里面肯定有诀窍。

我的父亲是一名经纪人,专事牛马驴骡等大牲口的买卖。每次赶集,他总会买点炒花生带回家。先给几粒让我解馋,如果还想吃,就看父亲变魔术了。看似两手空空,父亲却能在空中一抓,再摊开手时,掌心便多了一粒炒花生,放入嘴中,一阵酥香,乐趣无穷。

在老家,花生也被当作礼品馈赠亲朋好友。我记得曾经有两个人给我家送过花生。一位是我同学的父亲。他住在隔壁村子,每年秋收过后,他都会用书包装满落花生来我家做客。父亲会炒几个菜,拿出珍藏的白酒,与他小酌几杯,年年如此。我心中满是诧异,我们两家非亲非故,且相距甚远,生活上几乎没有交集,他为何每年都要提着礼物来我家做客?

有一次,他走后,我不解地问母亲。母亲说,几年前他家盖房子缺钱,四处借钱仍没凑够,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我家借钱。当时我家刚卖掉一头大肥猪,父亲便把卖猪的钱借给了他。他万分感激,觉得父亲很仗义,于是每年忙完秋收后,他都会将晾晒好的花生装满一大包来表示感谢。渐渐地,两家关系越来越好。

另一位给我家送花生的,是村西头的一位孤寡老人,年老多病。他家的地与我家相邻,每逢春种秋收、浇水施肥,父亲总是顺手把他的地也种好,打好粮食后再送到他家。老人感激不已,每年中秋节晚上,他都会蹒跚走几里路,送一包花生和几枚月饼到我家。母亲挽留他一起过中秋,老人总是放下花生和月饼,与我们打过招呼后,便一步三挪地返回家中……明月高悬,照耀了我们一家,也照耀了这位善良的老人。我觉得,他和隔壁村子那个送花生的人一样,都是我家的亲人。

我曾以为花生像地瓜一样,延伸根系,便可结成果实。多年后的一天,我在露台上看书,才知道花生的果实并非来自根系,而是花,花朵开罢,花针下探入土成果,真可谓落花而生,这是多么奇妙的作物啊!

作家许地山有一篇散文《落花生》,文末通过一家人谈论花生的好处,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告诉我们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正如我的父亲一样,对亲人疼爱有加,对朋友鼎力支持,对邻居热心相助,虽平凡不张扬,却也温暖了许多人。

编辑:熊燕 熊冬梅

声明:凡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七一网的作品,均系CQDK原创出品,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七一客户端;转载作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