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专栏丨白居易与万州:回望南浦烟波里
作者:陈志
文章来源:七一客户端发布时间:2024-05-06 18:20:25公元818年阳春三月,仕途不顺的中唐诗人白居易由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调任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他在弟弟白行简的陪同下,乘船溯长江而上,过三峡,到万州,与好友杨归厚晤面畅谈。
杨归厚,比白居易小四岁,在家中排行老八,故称“杨八”或“杨八使君”“杨大使”,因任职万州刺史,故又名“杨万州”。他与白居易有姻亲关系,曾一起在长安为官,早于白居易调任峡江。
白居易的到来,让东道主杨归厚欣喜异常,曾不止一次设宴为好友接风洗尘。白居易用《江楼偶宴赠同座》一诗记录了其中一次“小宴”:“南浦闲行罢,西楼小宴时。望湖凭槛久,待月放杯迟。江果尝卢橘,山歌听竹枝。相逢且同乐,何必旧相知。”诗中“南浦”即万州州府所在地南浦县城,“卢橘”即枇杷。老友新朋在南浦“西楼”雅聚,举杯邀月,觥筹交错。席间,还品尝了“江果”——万州枇杷,欣赏了流行于峡江一带的“山歌”——竹枝词。可见“小宴”不小,杨归厚用心之深可见一斑。离开万州到相邻的忠州赴任后,白居易还念念不忘,在《南宾郡斋即事寄杨万州》一诗中写道“回头望南浦,亦在烟波里。”
同为天涯沦落人,白居易与杨归厚的友情非同一般。白居易存世的万州诗,几乎都是与杨归厚的交往唱和之作。
杨归厚在万州组织龙舟赛,写诗寄给白居易,白居易作《竞渡》以和:“自经放逐来憔悴,能校灵均死几多。”“灵均”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字。白居易对老友自嘲,自从被放逐以来身心交悴,如果仿效屈原的话,我都不知死了多少回了。
杨归厚在万州城南长江边建了一座“四望楼”,写信邀请白居易前来一同欣赏,白居易作《寄题杨万州四望楼》一诗作答:
江上新楼名四望,东西南北水茫茫。
无由得与君携手,同凭栏杆一望乡。
勤勉敬业的白刺史,无奈地回应:你修的万州四望楼很牛啊!可咱实在走不开,没有办法与老弟携手登楼,凭栏眺望,一纾乡愁呀!
杨归厚还将从东都洛阳移栽到万州的“嘉庆李”(李子),亲自封装好并题字,带给哥们白居易尝鲜:
东都绿李万州栽,君手封题我手开。
把得欲尝先怅望,与渠同别故乡来。
“渠”,意为“它”,指“嘉庆李”,也暗喻杨归厚。友情乡愁跃然纸上,令人动容。
白居易被后世称为“大唐美食家”,他深知美食可以改变心情,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每一份“小确幸”,就是给快乐赋予新色彩。在忠州任职期间,一有好吃的,他首先想到邻州挚友杨归厚。某一天,白居易兴之所至,烤制了一款据说只有京都长安才有的美食——胡麻饼,也就是芝麻饼,将其邮寄给杨归厚品尝。还因此写了一首《寄胡饼与杨万州》:“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予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诗中调侃老朋友:请又饥又馋的杨大使尝尝看,这胡饼和京城辅兴铺子里买的比,味道是不是差不多啊?
忠州出产荔枝,本已出乎白居易的意料,政务之余伸手就能在州衙的阶前摘到荔枝,更是让他欣喜不已。美味不可独享,他立马寄给挚友品鉴,附带一首《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州杨八使君》。诗的最后,他又一次戏耍老友:“不得充王赋,无由寄帝乡。唯君堪掷赠,面白似潘郎。”世间绝品,本该献给君王,因保鲜极难,只好抛送给你这位美男子啦。得知杨归厚吃了荔枝读了诗,竟也想在万州种荔枝,白居易异常高兴,知音难遇呵!于是挥笔再写一首《重寄荔枝与杨使君,时闻杨使君欲种植,故有落句之戏》:
摘来正带凌晨露,寄去须凭下水船。
映我绯衫浑不见,对公银印最相鲜。
香连翠叶真堪画,红透青笼实可怜,
闻道万州方欲种,愁君得吃是何年?
调侃、逗乐,再加激励和提醒:荔枝可不好种,朝廷又有制度——地方官仅能任职三年,你既想种,就得抓紧呵,老弟!不知杨归厚在任内是否栽种了荔枝?也不知他是否如愿品尝到了万州荔枝?我们所知的是,南宋诗人陆游万州诗中提到了“荔枝红”,彼时“万州荔枝”很出名,只不过时光已流转了350多个春秋。
因为杨归厚的缘故,白居易一共写了10余首与万州有关的诗作。白居易的万州诗浅显易懂,富有情趣,今人读来也毫无违和感。这些诗,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和烟火气,给人一种时空穿越的感觉。
“回头望南浦,亦在烟波里。”如今每逢冬春,万州开启“看海”模式,三峡平湖烟波浩渺,举目四望,真个是“东西南北水茫茫”。烟波里有风景,有深情,还有舌尖美味——昔时“江果尝卢橘”的枇杷、“香连翠叶真堪画”的荔枝、“东都绿李万州栽”的嘉庆李、“面脆油香新出炉”的芝麻饼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万州烤鱼、格格、杂酱面、古红桔、玫瑰香橙等特色食品远近闻名,万州也被人们誉为“吃货的天堂”。
“民以食为天”。巧合的是,白居易的字就叫“乐天”,乐天知命,热爱生活。乐天兄,品读着你活色生香的诗篇,我不禁突发奇想,在仙界的你可否发个“定位”,让我效仿杨归厚,将万州美食一一“快递”,请你大快朵颐;或者在天生城美食街“私信”你——
“春雨晚来急,能饮一杯无?”
编辑:李微希